行了不到半日,幾人來到了小夥計指點的北坡山腳下。抬頭望去,只見山勢險峻,林深茂密。山上隱隱有霧氣繚繞,透著一股神秘氣息。
下得馬來,找了幾棵大樹環抱處將馬拴好,天機拿出乾糧餅子和水分遞給大家用了起來。雲天明道:“府醫和林風就不要上山了,你們在此地看護車馬吧。我與天機上去即可。天黑前必定下來。”
林風本就嫌上山太累,聞言很高興,“公子放心,小的定當將車馬看好。”
李府醫卻是欲言又止,雲天明淺淺一笑,“放心,若真有什麼雪蓮之類,我定讓天機為你採來。”李府醫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二人簡單收拾了一下,各自帶了件厚一些的長衫便開始上山。果然北坡山勢較緩和,一路上行並不算太累。
時值六月天,關內正是炎熱之時。就是臨江縣稍涼一些正午也有炎熱感,而這裡卻是褪去了銀裝素裹,夏涼如春。
走到險處,天機身手靈活地帶著雲天明凌空踏步而行——雲天明不禁眯起了眼:這天機的輕功可不像尋常武者。自那晚在姑蘇有賊人入府時天機的表現來看,雲天明心中明白這天機定是皇上或是太上皇的人。以天機對他的維護,他更願意相信是後者的人。
一個多時辰後,二人終於上了山頂。抬眼望去,二人才明白尚老哥說他們當時為何被這風景驚住:山頂空無一人一動物,只有一泓天池水宛如藍寶石,波光粼粼。那碧藍澄澈的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寶鏡,靜靜地映照出遠方皚皚白雪覆蓋著的幾座雄偉山峰。這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就好似一汪來自上蒼對人世間飽含深情與眷戀的盈盈秋波,神秘莫測且幽靜安然地存在於此間天地之中。
就在離此不遠之處,一道氣勢磅礴的瀑布如同一條潔白的長虹橫亙天際,又似璀璨的銀河從九天之上傾瀉而下。那湍急的水流奔騰呼嘯著,撞擊在嶙峋的岩石上,頓時水花四濺,猶如無數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和溫潤如玉的碎瓊亂玉四處飛濺。此外,還有一個溫泉鑲嵌在山谷之間,熱氣騰騰的泉水從地下汩汩湧出,形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水池。池中的水清澈見底。遠處茂密的樹林如同綠色的海洋一般蔓延至遠方,一眼望不到盡頭。高大的樹木直插雲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林間瀰漫著清新的空氣,夾雜著草木的芬芳,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雲天明想到牛郞渡與補天石,四周尋視,果然見到就在此處不遠的兩座山峰之間是天池的出水口,一條小河靜靜流淌,想必這就是乘槎河?了。而這條小河上,有一塊橫在河中的石頭,彷彿是一座小橋,幫助人們過河,河對面則又是一座山峰——這必是牛郞渡了,對面那座山峰則是後世所稱的織女峰。而在乘槎河的河口,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像一根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之中,也彷彿是“天”字的一捺。
雲天明按住心中的激動走了過,果然如他昨晚在腦中“百度”到的一樣:後世二十世紀初,全面科學考察長白山的第一人、給長白山諸多山水峰巒命名的劉建封,在其所做的《長白山江崗志略》中稱補天石在龍門峰東側,天池出水之處。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窺其形勢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似有補天池缺陷之象。
雲天明對身邊的天機道:你腿腳利索,去四周看看有無何特殊之處。還有看看有沒有李府醫所說的雪蓮。一會兒過來尋我。
天機答應著去了。雲天明走上前細細觀看這補天石,果然上面有燒灼的痕跡。雲天明自是知道此乃火山噴發後岩漿遇冷凝固而成,所以被烈火煉燒過,上面保留著許多氣泡和擦痕,以這個時代的人的理解,說如此大的巨石被煉來補天也不足為奇。它的形狀,好似長長的一塊麵團,從天上遺落下來。雲天明粗粗了一下,這補天石最高處大約10米左右,長約50餘米,就是一個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島。
能準確地將這大荒山上的補天石作為《紅樓夢》的發端,可見作者是十分清楚地知道此地的。後世因此有人考證出原作者不是曹公而是一位滿人,雲天明實不敢苟同。想那曹公的先祖曹錫遠屬於正白旗包衣,曹公的曾祖母孫氏又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公的爺爺打小與老康親如兄弟,知道清朝的聖山上有什麼景緻有何奇怪?既是正白旗包衣之後,曹公也算得上是滿人了。
此時已近申時,雲天明環顧四周空無一人,只有靜靜的天池和山峰、溪流在陪伴他。他又細細打量四周,確無一絲人類住過或是長時間活動過的痕跡,也不見有什麼奇花異草或是珍貴藥材。無量壽禪寺的方丈指點他來此處的用意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