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馮唐真不辱英明神武這四個字。他帶著五千人出京後不久,就從陛下駕崩的沉重心情中中恢復過來,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大對頭:陛下突然駕崩乃是天塌地陷之事。陛下只是委託義忠親王管理京城防務,又不是讓他監國,他有什麼資格越過太子和重臣獨自決定如何安排陛下後事?因陛下臨走前也說但有大事發生讓他聽義忠親王的安排,所以當他得知驚天噩耗時也沒顧上多想就出京了。現在想來十分不妥,不妥在哪裡他又一時想不明白。
陛下曾對他們這些將領說過:鐵嶺衛出動人數若過千,必須是統領親自帶隊,因為這樣的命令只可能由皇上親自給統領下達。這許多年來從未有過一次性出動千人以上的鐵嶺衛,就連陛下親征時最多也不過只帶五百鐵嶺衛,所以他們都把這個硬性規定給忘了。
這兩千人是副統領帶來的,那是奉了誰的旨來京的?太子?不可能,太子無權也沒必要調動“夜不收”。若不是太子,那就要出大事了——馮唐汗都下來了。若這兩千人是作亂之人所為,以這兩千人的身手和無人敢阻攔的身份,辦什麼事辦不成?太子,太子危矣!
馮唐在驚出一身冷汗,果斷下令一千人繼續前行去迎陛下的靈柩,其他人跟他火速回京。
聽得馮唐如此說,賈敬的心終於放下了,身體也放鬆了——他一下子癱倒在地,痛哭道:“將軍,太子、太子已被劉一郞那賊子害死,那賊子已帶兩千鐵嶺衛進京了,臣怕臣怕兩個皇孫性命也堪憂了。”
馮唐驚得話都說不利索了:“什麼、什麼叫太子被害?被誰害了?你快說啊!”
他令士兵將賈敬扶坐到路邊的大石頭上,賈敬含淚將事情經過大概說了一遍,馮唐知大事不好,當即道:“少瞻事你還能騎得了馬嗎?要是能撐得住,你速往軍營找榮國公搬兵。本將軍先帶人回京阻止鐵嶺衛的人。”
賈敬聞言立刻站了起來,紅著眼睛道:“我能行。只望將軍路過鐵嶺衛駐地時進去再找找太子殿下,說不準能找到呢?”
馮唐心中暗歎“怕是已經晚了”,嘴上卻道:“本將軍自會去尋找。再派兩人跟隨你一起去尋榮公國。見到後讓他即刻先派部隊來京。希望還來得及吧。”
二人分開後,賈敬顧不上疲累,縱馬直往集寧路方向而去。
這邊總馮唐又行了幾十裡後見到了鐵嶺衛的駐地,他面色一沉,下令道:圍住鐵嶺衛駐地,隨本將進去尋找太子。
大隊人馬將鐵嶺衛駐地圍得水洩不通。馮唐帶著一眾人進入鐵嶺衛,馬鞭一揮:將所有人給本將綁起來。
眾御林衛衝上去找人,找到後全都綁了帶過來。雖說夜不收大多武功高強,但幾十人在幾千人面前還是不夠看的,全都束手就擒。
留下的這些鐵嶺衛原本都是劉一郞心腹或收服之人,一見這邊仗,便知所謀之事敗露,全都低著頭瑟縮著蹲在地上。
馮唐喝問:“誰知道太子在哪裡?現在說出來,找到太子可暫留爾等的狗命,否則立取爾等狗命。”
鐵嶺衛們互相看了看,昨夜守大賬的一人道:“太子是被牛三和馬四帶走的,問他二人便知。”
馮唐又問:“哪兩個是牛三馬四?”
被綁的眾人互相掃視,居然沒有看到牛三馬四,只得回道:“將軍,牛三馬四不在這裡。”
馮唐大怒,示意御林衛上前殺了這幾十人。
就有人叫道:“將軍饒命。他二人確實不在。劉副統領臨走前留下了五十人,將軍可清點一下人數。”
馮唐立刻讓護衛清點人數,果然只有48人。他又讓人在大營內搜尋了一番,未見那二人,也未見太子。
莫非那二人殺了太子後害怕逃走了?馮唐的心沉了下來。
又令人在營地附近幾百米處搜尋是否有血跡或是新挖過的土地之處,眾御林衛幾乎要掘地三尺也未有任何發現。這又讓馮唐燃起了一絲希望:“莫非那牛三馬四帶著太子跑了?”
眼見過了一個多時辰了,馮唐知道不能再耽誤下去了,只得留下二百名御林衛,一部分人看守這幾十名鐵嶺衛,另一部分人擴大範圍尋找太子。他帶著餘眾再次往京城狂奔。
卻說那日林方離開太子後,先回了自家府中,想著安排一下肖才人過來養胎之事。回到家中,夫人黃氏迎上來,林方趕緊上前攙扶。此時黃氏也已是即將臨盆,她與林方成親十七年方有這一胎,三十三歲的產婦在這個年代懷頭胎妥妥的是高齡產婦。林家子嗣一向單薄,黃氏自嫁入府中就一直未開懷,好不容易懷上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