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章

</dt>

&esp;&esp;蘭殊美眸圓瞪,始知那一向高風亮節的沈家老太公,才是使絆子的幕後黑手。

&esp;&esp;蘭殊不解道:“可便是我與他孫女沈幼薇自小有些過節,我與他並無交集,他來偷我的書房作甚?”

&esp;&esp;秦陌繼而講訴了昨晚,他審問竊賊的結果,“他不是來偷你的東西,他要找的,是一封十六年前的書信。”

&esp;&esp;蘭殊遲疑道:“十六年前?”

&esp;&esp;秦陌道:“對,十六年前,隆慶十八年,他寫給你父親的信。”

&esp;&esp;蘭殊的蛾眉緊緊皺起。

&esp;&esp;秦陌猶豫了良久,再度開口問她,“朱朱,隆慶十八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esp;&esp;蘭殊凝望著他迫切的眉眼,思緒一下被回憶插滿,心口開始一陣接著一陣抽搐起來。

&esp;&esp;蘭殊從不想重提舊事,也不願去回想,當年她在刑場看到的畫面。

&esp;&esp;先皇既然將她的爹爹從史書上抹去,不叫世人評說,那便讓那件事,伴著他一起,塵封在土裡。

&esp;&esp;蘭殊從來不想去傾訴什麼,更不想去聽別人對她爹爹評頭論足。

&esp;&esp;不想去辯解,也不想去乞憐。

&esp;&esp;只是蘭殊從來也沒有想過,當年一事,可能暗含了更深的一面。

&esp;&esp;甚至,涉及了黨爭。

&esp;&esp;秦陌同她說,爹爹的事,可能是他扳倒沈衡的唯一線索。

&esp;&esp;蘭殊原也以為自己這一世,不會同秦陌再有糾葛。

&esp;&esp;她本拒絕了他無數遍,想著他遲早有一天覺得無趣了,自然會主動離開。

&esp;&esp;可他偏偏不撞南牆不回頭。

&esp;&esp;隨著她近日對他的心緒開始有了一絲浮動,蘭殊越發不可避免地回想起,他也是當年之事的牽連人。

&esp;&esp;而秦陌越是鍥而不捨靠近,她越是沒有辦法去忽視掉當年的那件事,給他倆的人生,都帶來了巨大的轉變。

&esp;&esp;如果他還是要堅持往她身邊靠近,蘭殊即使忍痛揭開自己心口的傷疤,也終是要同他說清楚的。

&esp;&esp;“如果我說,我爹爹就是當年導致大周北伐失敗,害你出塞作質的人。”

&esp;&esp;“秦子彥,你還要喜歡我嗎?”

&esp;&esp;--

&esp;&esp;隆慶十八年,是大周發起北伐之戰的第三年。

&esp;&esp;江南大旱,遍地餓殍。

&esp;&esp;崔墨白掙扎許久,最終不忍心看百姓遭難,揹著朝廷開倉放糧,將本該運往前線的三十二萬六千八百石軍糧,拿來救濟了災民。

&esp;&esp;前線糧草供應不上,北伐之軍不得不後退千里,致使大戰失敗。

&esp;&esp;秦陌因此,從不諳世事的小世子爺,變成了在異國他鄉如履薄冰的質子,活潑開朗的性情大變。

&esp;&esp;隆慶帝龍顏大怒,下旨處斬崔墨白。

&esp;&esp;聖旨到了刑場之時,監斬官望見滿城舉傘相送,淚流滿面的百姓,終是在唸到“瀆職”之後,一時沒忍心,將後頭的原因說下去。

&esp;&esp;崔墨白救了他們,卻要在他們面前遭到處斬。

&esp;&esp;前方戰事萬般緊迫,可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嗎?

&esp;&esp;監斬官擔心引發群憤,只能奉命將其處斬,而沒有將旨意徹底唸完。

&esp;&esp;回京之後,他進宮謝罪,將在臨安街所看見的一切,盡數陳訴給了隆慶帝聽。

&esp;&esp;那場面實在令人難以忘懷,老天爺降下了一場久違的大雨,滿城卻只充斥著百姓的啼哭之聲。

&esp;&esp;市井圍得水洩不通,那一天的萬民傘,覆蓋了整個城池。

&esp;&esp;隨著時間的推移,隆慶帝心中,也逐漸開始生出了疑慮,自己是否殺了一位愛民如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