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esp;&esp;李乾指尖顫抖,直指著翰林院所站之處,怒聲狂斥:“丟人丟到外頭那幫士子面前去,你們當初也是這麼考進來的嗎?”
&esp;&esp;“枉你們個個頭銜國朝大學士,就這麼做學壇上的典範?舞弊!抄襲!你們的禮義廉恥,都學狗肚子裡去了?”
&esp;&esp;這話一墜兒地,甭管清楚不清楚的,也基本都聽出個門道來了。
&esp;&esp;翰林院有人企圖向舉子洩露考題,從中牟利,可惜被陛下及時發現,來了招“偷樑換柱”,臨時更改了考題。
&esp;&esp;那大學士韓崇沒去監考,估計是不知有同僚如此不堪,閱卷時發現考卷題目不對勁,還擱這朝著陛下興師問罪,正正撞到了槍口上。
&esp;&esp;陛下念及他們當中有不少年邁的老臣,個個關係盤根錯節,沾親帶故,倒是沒有在大殿之上指名道姓,留下了一些顏面。
&esp;&esp;可一下朝,盧少卿便在殿外的馳道上,奉旨攔住了數位翰林院的官員,婉言配合調查,請他們到大理寺喝茶。
&esp;&esp;此舉一出,翰林院人人自危。
&esp;&esp;便是與科舉舞弊無關,又有誰期盼遭到大理寺的調查呢。盧少卿何等人物,那是連你幾月幾日摸過哪個小姑娘的手,都能扒得一清二楚的人。
&esp;&esp;這一記巴掌打下來,翰林院除了老老實實奉命閱卷,再是不敢提別的。
&esp;&esp;正是預料到了這點,秦陌才敢慫恿李乾把黜落到候補位的“戰與和”,列作了第三道考題。
&esp;&esp;這回,他們可以名正言順選到主戰派的人了。
&esp;&esp;李乾心情好,掂量著今時今日得已化被動為主動,反將一軍,還得多虧了弟妹當日遞卷子的誤打誤撞,他今日難得沒留秦陌打兩份工,讓他按時下了值,美名其曰,好好回家陪陪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