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聾老太太那也不行了。
就兩個星期,聾老太太已經有點受不了了,這伙食降的不是一星半點,沒油水啊!
第一個星期,易中海家就沒管她了,每次她都是自己做。
第二個星期,二大媽就開始照顧聾老太太,但二大媽可沒一大媽那麼好說話,反正做什麼菜,聾老太太自己決定,要燒什麼,要吃什麼,說了二大媽就給做!
聾老太太:來份佛跳牆!
二大媽:不會!
聾老太太:來份紅燒肉!
二大媽:給錢!
聾老太太:那你做個你拿手的。
二大媽:我拿手,煎雞蛋!不過還是得先給錢!
但是這不一個星期過去,聾老太太的白麵就吃完了。
今天晚上聾老太太來了一句和昨天一樣就行。
結果二大媽告訴聾老太太白麵沒有了,要吃得拿錢、拿票買。
聾老太太愣住了,忘記現在不是易中海的時代了,沒人再免費給她送白麵了。
這離24號還有一個星期呢,看來只能吃粗糧了。
四九城一般都是每月24日發糧票,25日可以提前用下月糧票購糧。
所以一到25號早上天還沒亮,人們就會跑到糧店排起長長的大隊。沒辦法,家裡都快斷糧了,都很無奈。
所以大家老是開玩笑,24號發糧票,每月25號咱們普通老百姓家家戶戶都能過“開齋節”了。
聾老太太只能把錢和票交給二大媽,讓她去買糧。
二大媽自然不會現在去買,從家裡弄來五斤棒子麵,到聾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您可看仔細,五斤棒子麵,一兩都不缺您的,現在我給你蒸窩窩頭。”
二大媽說完,就舀了滿滿一勺,放進面盆裡,開始揉麵。
其實馬二秀想來幫忙的,但二大媽沒讓,說聾老太太太精明,怕馬二秀應付不來,讓她顧好孩子就行,她自己能行的。
畢竟自從馬二秀進了家門後,二大媽的家務活少了大半,分出一點精力來照顧聾老太太,一點問題沒有。
等飯菜做好,二大媽就離開了,聾老太太看著眼前的窩窩頭和蛇瓜,神情呆滯起來。
她都好久沒吃窩窩頭了,上次吃還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一般她吃的都是二合面饅頭,七分白麵,三分棒子麵。
現在好了,糧食斷了,看來以後的苦日子要來了!
她一個老太太也就26斤的糧食,百分之三十的細糧,也就是八斤的麵票,根本不夠吃的。
沒辦法,這年頭沒油水,就算老人也是容易餓的。
現在還好一點,每個月半斤豬肉,半斤豆製品,二兩芝麻油,蔬菜雖然也限購,但夠吃。
五塊錢也差不多剛好買這些東西。
沒有易中海給她補貼白麵,聾老太太就只能等著吃糠咽菜吧。
許是二大媽蒸的窩窩頭有點實,聾老太太一個都吃不下,吞嚥的時候,喉嚨難受的要死,就像有砂紙在裡面磨一樣。
看來以後自己得規劃一下生活了,不然都這麼做的話,那自己還真的活不了多久了。
掏出暗格裡的糧票,還有三十斤,但自己糧本上的細糧份額已經換完了。
哎,太難了。四九城的糧票一般都是粗糧票,細糧票一般都是麵票。麵票可以換到白麵和大米。
這年代粗細糧票很好區分,橫粗豎細!
橫的像塊匾,是粗糧票,買棒子麵之類的雜糧使;豎著的像塊碑,是細糧票,買大米白麵。
“咋辦哦!”聾老太太嘆氣道。
早知道收音機就不買了,那樣還能省下一筆錢來。
這下要賣首飾去了嗎?但誰要啊!信託商店,好像有點遠啊,也不知道二大媽會不會幫忙。
但這年代首飾是真便宜啊,記得南易賣傳家寶,才賣多少錢啊,就二十塊錢!
還有後來的漢代玉佩,更是隻值一百塊錢。
簡直了,漢代的東西啊!就賣一百塊錢!實在太便宜了,傳說中的白菜價也就這樣了。
奶奶的,何大清這個廢物,一件古董都沒給何雨柱留下。
不過南易這富農成分一點不假,雅和居大掌櫃的後代,嘖嘖嘖,真的是妥妥的有錢人。
雅和居雖然不屬於八大居之一,但可以用居字結尾,就說明了它的分量還是挺高的。
何大清要也是什麼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