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朝堂籌謀長遠計,禦敵方略待新機

福安躬身道:“奴才不敢妄言國事。”李啟轉過身,目光如利箭般刺向福安,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那目光猶如實質般的壓力,福安感覺自己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住,身體微微顫抖,有些發怵,只聽李啟沉聲道:“朕讓你說,你就說。”福安略一遲疑,緩緩說道:“奴才以為,新的禦敵計劃雖好,但終究只是紙上談兵。真正的考驗,還在於實際的執行。”李啟點點頭,福安的話如同敲在他的心鼓上,他微微皺了下眉頭,似乎在思考計劃執行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

計劃再完美,如果執行不到位,也只是一堆廢紙。

“朕知道,”李啟的聲音低沉而穩重,在寂靜的大殿中彷彿能激起一絲微不可察的迴音,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彷彿已經在心中對明日的早朝有了些許期待,“明日早朝,朕要親自聽取張肅的彙報。”

翌日清晨,陽光透過金鑾殿的雕花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如同金色的鱗片鋪在地上。

文武百官齊聚一堂,衣袂摩擦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彷彿是一種低沉的交談。

張肅手捧笏板,上前一步,清亮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啟奏陛下,臣已將各位大臣的意見匯總整理,形成了初步的禦敵計劃。”李啟微微頷首,目光中帶著期許,猶如在黑暗中尋找希望之光,他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對這個計劃的重視,“呈上來。”福安邁著小碎步,恭敬地接過張肅遞上的奏摺,那奏摺紙張有些粗糙,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文字,他能感覺到奏摺的重量,似乎那裡面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大齊的命運。

福安將奏摺輕輕放在李啟面前的案桌上,案桌的木質紋理清晰可見,那紋理像是古老的符文,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沉澱。

李啟拿起奏摺,手指劃過紙面,紙張的觸感有些粗糙,他仔細閱讀起來。

奏摺上的墨字在陽光下泛著微微的光澤,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涵蓋了軍事部署、糧草調配、外交策略等各個方面,可見張肅是用了心的。

李啟一邊看,一邊不時向張肅詢問一些細節問題,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張肅,眼神中帶著審視。

張肅的回答乾脆利落,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迴盪,彷彿是敲響的戰鼓,顯然對這份計劃瞭然於胸。

他站得筆直,雙手恭敬地垂在兩側,眼神中透著自信。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金鑾殿上鴉雀無聲,只有李啟翻動奏摺時紙張發出的輕微嘩啦聲和偶爾的幾句問答,那聲音像是靜謐中的小插曲。

終於,李啟放下了奏摺,抬起頭,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的文武百官,那目光猶如一道審視的光,像是要穿透每個人的內心。

他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但眼神中透著嚴肅,他沉聲道:“這份計劃,朕看過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群臣聞言,心中都鬆了一口氣,有的大臣悄悄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並不存在的汗水,那動作像是在掩飾內心的緊張,臉上也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

李啟頓了頓,繼續說道:“但是,朕還有幾個問題。”他的目光落在宗澤身上,宗澤感受到那目光中的壓力,身體微微一挺,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

“宗將軍,你認為,如果敵軍真的來犯,我大齊的軍隊能否抵擋得住?”宗澤上前一步,腳步沉穩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堅實的土地上,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抱拳道:“回陛下,臣以為,我大齊軍隊雖然訓練有素,但比起敵軍,還是略遜一籌。若是敵軍全力來犯,恐怕……”宗澤沒有再說下去,但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李啟點點頭,又看向劉勇,劉勇站得筆直,像一棵挺拔的松樹,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和自信。

“劉將軍,你統領的義士軍,現在情況如何?”劉勇出列,他的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像是一片耀眼的波光,他單膝跪地,抱拳道:“回陛下,義士軍目前正在加緊訓練,士氣高昂,隨時可以為國效力。”李啟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劉勇,那目光彷彿要穿透劉勇的內心,緩緩說道:“朕希望,義士軍能夠成為我大齊的一把利劍,一把可以克敵制勝的利劍。”“臣定不負陛下厚望!”劉勇語氣堅定,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像是吹響的號角。

他抬起頭,目光與李啟對視,

李啟揉了揉眉心,只覺得指尖傳來微微的痠痛,他微微閉上眼睛,似乎在緩解內心的疲憊,然後看向張肅,“張愛卿,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張肅略一沉吟,開口道:“陛下,臣以為,除了軍事上的準備,我們還應該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聯絡,爭取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