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加入

在陝西西安府涇陽縣,有一位名叫楊凱之的鄉紳,他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父曾任河南巡撫,因不肯依附魏忠賢,被誣陷革職,鬱鬱而終。其叔官至兵部侍郎,因彈劾魏忠賢的惡行,被羅織罪名,問斬於市。

楊凱之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報國之志,天啟七年中舉。他為人豪爽,行俠仗義,常以家中財富接濟貧苦百姓,在涇陽縣頗有名望。

雖家族遭受重創,但他憑藉自己的才智和品德,依然維持著家族在當地的地位,成為一方鄉紳財主。

這一天,知府鄒銘禹因公事驅馳路過此地,見原本應完好的驛站,如今只剩一片殘垣斷壁,焦土廢墟,不禁眉頭緊皺,面露驚惶之色。

他急忙詢問左右侍從,一地方屬吏趕忙上前,畢恭畢敬地拱手說道:“大人,此驛站慘遭蓄意焚燬,乃是陝北邊軍因長期欠餉引發譁變,那些逃竄至此處的兵士,飢餓困頓又滿懷怨憤。

他們途中瞧見這驛站存有諸多糧秣財貨,邪念頓生,便如惡狼撲食般一擁而上,大肆劫掠。待將站內值錢之物搜刮殆盡後,為求隱匿蹤跡、宣洩心中惡氣,竟喪心病狂地點火焚燒,致使驛站徹底毀於一旦。”

無奈之下,鄒銘禹只得尋找地方臨時下榻。聽聞楊凱之樂善好施,且家中宅第寬敞,便帶著隨從前來投宿。

楊凱之見來者是朝廷官員,雖心中對官場黑暗有所不滿,但還是以禮相待,安排趙啟住進了自家後院的客房。

這日晚間,楊凱之在正廳擺下宴席,招待鄒銘禹,鄒銘禹見楊凱之家族雖遭變故,卻仍有如此氣象,心中暗自讚歎。酒過三巡,鄒銘禹漸漸有了醉意。

主人家看他腳步虛浮,言語含混不清。忙派家丁們上前攙扶,小心翼翼地將其護送回客房,安置於床榻之上,拉好錦被。

夜半三更,萬籟俱寂,楊家宅院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唯有幾盞微弱的燈火在風中搖曳,似是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

楊凱之族叔的遺孀郭氏,自丈夫被問斬後,便一直住在楊家,深居簡出。今夜她在自己的房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往昔與夫君的點點滴滴如走馬燈般在腦海浮現。

她起身,輕輕推開窗戶,望著窗外朦朧的月色,清冷的光輝灑在她滿是淚痕的臉龐,心中的思念愈發濃烈。然後,悠悠的走到庭院,看著月色出神。

而此時,在客房中喝得酩酊大醉的鄒銘禹從混沌中醒來,只覺口乾舌燥,腦袋昏沉。他喚了幾聲隨從,卻無人應答,心中煩悶不已。

起身路過庭院時,一抹白色的身影映入眼簾。鄒銘禹定睛一看,竟是一個貌美的婦人。

月光下,郭氏那柔弱而秀美的身姿宛如仙子下凡,鄒銘禹瞬間被這意外的“美景”驚得清醒了幾分,心中的邪念如野草般瘋狂滋生。

他躡手躡腳地靠近郭氏,全然不顧自己的身份與廉恥。待走到郭氏身後。鄒銘禹猛地伸出手,一把捂住郭氏的嘴,將她攬入懷裡。郭氏驚恐萬分,拼命掙扎,卻因力量懸殊難以掙脫。

“小娘子,莫要害怕,本府只是想與你親近親近。”鄒銘禹壓低聲音,在郭氏耳邊淫笑著說道。

郭氏憤怒地瞪著他,眼中滿是厭惡與仇恨,她用力咬了鄒銘禹一口。鄒銘禹吃痛,鬆開了手,郭氏趁機大聲呼喊:“救命!來人啊!”

鄒銘禹見狀,惱羞成怒,奮力一衝將郭氏撲倒。“你這不知好歹的女子,竟敢違抗本府,今晚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只見他喘著粗氣,雙眼通紅地盯著眼前的郭氏,嘴裡還喃喃自語道:“我的美人兒……。”

說罷,便如餓虎撲食一般猛撲上去,粗暴地撕扯掉了郭氏身上那單薄的衣裳。隨著衣物被扯落,郭氏那如雪般潔白的肌膚瞬間暴露在了空氣中,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郭氏的淚水不停地流淌,她奮力抵抗,雙手胡亂地揮舞著,試圖阻止鄒銘禹的惡行。

此時,楊凱之正在書房之中,對著賬本核算家中的收支情況。近日來,由於軍隊駐紮在涇陽縣,楊家承擔了大量的物資供應任務,使得家中的經濟負擔陡然加重。楊凱之眉頭緊皺,心中憂慮不已。

突然,房門被猛地推開,丫鬟小翠滿臉驚恐地衝了進來,聲音帶著哭腔:“少爺,不好了!知府大人闖進後院去了,剛剛奴婢還聽到郭夫人的呼救聲。”

楊凱之聽聞,心中猛地一揪,臉色驟變。他瞬間將賬本扔到一旁,霍然起身,長腿一邁,便如離弦之箭般衝出書房,向著後院疾奔而去。

楊凱之衝進後院,只見屋內一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