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姚老太太覺得應該幫襯一下大妮,也就是來娣。來娣家三個兒子,她雖然當家,可家裡窮,有時候還吃不飽。自家大孫子有出息了,也應該可著大伯家的孩子照顧,姑奶奶家的孫子可比親堂姐差著一層呢。
二爺爺也有點兒心思,兩個小孫子已經跟著林知青和寶平混,都挺不錯的。可另外兩個大孫子就不行了,兩人都有家有孩子,日子過得那是緊緊巴巴的,也不能靠著兩個弟弟接濟呀!
能不能讓風華帶帶這倆堂弟,畢竟他們都姓肖啊!於是肖二山去找了大哥,又紅著臉去求二侄子肖銀生,搞得方雲麗很是上火。就知道親戚多麻煩,管了一家就有另一家,不管哪邊兒,哪邊兒就不落好!
“你說你們幾個,是不是沒腦子,有錢拿自己拿回去,給自己媽或者給媳婦不好嗎,顯擺什麼?這下子都找你大表哥來了,你說我們可怎麼弄?”
“對不起,大表嫂,我們是那天跟自己家兄弟一起喝多了,我保證以後不會了。”程二柱說。
“奶奶已經罵我們了,以後我們出徒之前,保證一分錢也不要了,就沒什麼可吹的了!”程小栓也趕緊說。
“你們可別說出去是你二表嫂給找的活兒,要不然都去找你二表嫂,她不是很為難?”
“知道知道,我們肯定不敢亂說了。”兄弟三個忙應著。
梨花姑奶奶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一家至少有一個小子,肖風華當時就說了一家帶一個,就這三個表弟。人都挺老實聽話的,誰知道喝了酒就胡說,一百塊錢就暈了,真是沒見識!
不過農村就這樣,他們看見學木匠有收益,可沒看見學得時候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肖風華不好拒絕,自家親戚能帶一帶也好。正好這個時候是農村婚嫁的高峰期,木器廠接的訂單也多起來,想學手藝那就過來幹活兒吧!
肖來娣把大兒子範洪明送來了,孩子才十四周歲,還不到十五,初中還沒畢業就輟學了,讓他跟著大舅舅學點兒手藝,將來也有個安身立命的本事。
二爺爺家寶林和寶增也過來學手藝,方雲麗租下來隔壁的小院,讓六個大小夥子住一起。肖風華把一些工具和材料放那邊,悄悄做點什麼私活兒也方便。
方筱麗已經上初二了,成績很不錯,已經從倒數第幾衝到了前十。她還是班裡最大的學生,一般像她這個年齡的都上高中了。她打算上到初中畢業就不再上了,回去照顧父親。
農村孩子上學晚,有的七週歲甚至八週歲才上學。筱麗是十五歲直接上的初中,小學的課都是自學,可她要是等高中畢業,就得二十了。
她已經和大虎訂了婚,打算滿十八歲的時候結婚,一起到盛市去生活,就不能總在父親跟前兒盡孝了。
大虎對此並不贊同,他說自己在盛市悄悄買了大房子,到時候把岳父接過去,還可以跟他爸一起作伴兒,沒事喝點兒小酒兒聊聊天。
這打算還被大成奚落一通:你爸那個肝病就是喝酒喝的,好容易忌了,你鼓勵他喝酒,是嫌他死的慢是嗎?
叫大虎你還真是虎,方雲麗建議妹妹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真的要嫁給這個少根弦的傢伙。
老家裡親戚們怎麼鬧騰不關容思沫的事兒,方雲麗怕給她添麻煩,也沒跟她說。肖風華跟肖家屯大隊長說了蓋大棚的事兒,村長找村民們商量,結果沒有透過。
那些人覺得冬天就應該貓冬,老肖家這個作精兒媳婦想一出就是一出,種葡萄也就算了,還要蓋大棚,沒事兒閒的!
不建就不建吧,反正自己活兒多的是。肖風華帶著幾個徒弟在自家後院子裡的幾分地上建了兩個小的塑膠棚,塑膠布是思沫給提供的。棚子搭得不高,高個子進去是要頂著頭的。
村民一時新鮮,都過來看,都不信這麼薄薄一層,能扛得住零下二十幾度的低溫。紛紛感嘆:老肖家這個作精是真能霍霍錢,這倆棚子花的都夠蓋一間好房了吧?
肖風華也沒讓徒弟們閒著,新來的先學著用工具,打磨打磨稜角木刺,也能省他不少功夫。上班的時候他帶著一半人去廠裡幹活兒,下班了帶著六個人一起在出租房裡幹私活兒。
口糧還是大家自己帶來,菜就帶些醃菜和紅豆腐什麼的,方雲麗從家裡拉來不少土豆白菜蘿蔔,讓方筱麗早飯時把中午的做出來,他們自己熱了吃。晚上筱麗放學早叫筱麗做,她不值班她做。
方雲麗單位也忙,有時候值夜班,幾個大小夥子要多做點兒,省得不夠吃。雲麗心疼來娣家的洪明還沒長成,總給他從食堂帶點兒葷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