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往遠東。然而,正如眾所周知的那樣,其結局卻是在對馬海戰中的慘敗。
並且,全軍覆沒。
“但是你是說,日本不一樣,是吧?”
似乎理解了漢斯的意思,原本略顯隨意的比洛總理,現在卻一臉嚴肅地說道。
漢斯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日本軍隊即使不論軍官的素質和能力,其士兵本身士氣高漲,且訓練有素,是一支相當強大的軍隊。而在地理和補給方面,日本比俄羅斯有著明顯的優勢。此外,由於這次英日同盟,英國也會開始正式支援日本。”
“嗯......如果按你這麼說,情況的確會有所不同......”
似乎明白了漢斯的意圖,里希特霍芬外長髮出一聲低沉的嘆息。
漢斯看著他們,繼續說道:
“如果俄羅斯在與日本的戰爭中失敗,其擴張政策將被遏制。”
19世紀整整一百年間,英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尖銳對立將迎來終結。
這便是“大博弈”的落幕。
“而對俄羅斯擴張失去恐懼的英國,視線自然會轉向別的地方。”
“比如我們德國。”
“是的,而且,英德之間的聯盟談判實際上已經破裂了。”
“咳咳,為何要提起這些過去的事呢?”
見漢斯斜了他一眼,比洛總理尷尬地咳嗽了一聲,像是在為自己辯解。
確實,英德聯盟談判失敗,其中也有比洛的責任。
不,應該說責任非常大。
在談判中,比洛態度一直傲慢,與主導英德同盟的英國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因為布林戰爭問題針鋒相對,
張伯倫甚至在為布林戰爭辯護時,發言稱“英國軍隊的行為比普魯士軍隊在普法戰爭中的表現更紳士”這種話,直接激怒了比洛和德國方面。
這也可以說是英德同盟破裂的決定性因素,最終導致談判破裂。
當然,這其中也有英國政府本身(尤其是張伯倫之外的成員)對英德同盟持懷疑態度的原因。
“現在俄羅斯不能垮。如果俄羅斯垮了,英國將正式開始對德國進行遏制。”
目前,英國政界還沒有把德國的威脅視為最嚴重的問題。
對他們來說,比起德意志帝國,仍在努力進入海洋的俄羅斯帝國威脅更大。
但是,日俄戰爭之後,這種局勢將會改變。
這將導致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達成,最終將德國孤立,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北。
因此,俄羅斯現在還必須保持那隻可怕的“北極熊”的形象。
至少暫時如此。
“可即便如此,支援俄羅斯還是有些......”
比洛總理仍顯猶豫,語氣吞吞吐吐。
比洛同樣是容克階層的一員。
而容克階層對俄羅斯並無好感。
“總理閣下,您應該也清楚,德意志帝國不能在這種情況下繼續被孤立下去。”
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位大人物為了解決孤立問題,搞出來的事情卻是“摩洛哥危機”,這才是問題所在。
“而且這種臨時性的支援也不會讓俄羅斯變得過於強大。支援只限於遠東,並僅僅確保俄羅斯不在對日戰爭中失敗就足夠了。”
“嗯,如果只是這種程度的話,應該沒問題。”
“嗯......”
看到里希特霍芬外長對漢斯的說辭表現出肯定態度,比洛總理的態度也開始動搖了。
很好,他幾乎被說服了。
“總理閣下,俄羅斯雖然可能對德國構成威脅,但我們現在仍然需要他們。”
敵對式共存。
為了避免德意志帝國的徹底孤立,現在與俄羅斯帝國保持敵對式共存是必要的。
最終,比洛總理聽完漢斯的最後總結般的陳述後,長嘆一口氣,舉起了雙手。
“唉,知道了,知道了。那我會去聽取軍方的意見。不管怎麼說,沒有他們的同意,支援與否都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