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沙皇(Бoжe,Цaprxpahn)~!”
“嗯?”
1904年12月13日,聖彼得堡。
駐守在冬宮的俄羅斯帝國衛隊士兵們聽到遠處傳來的歌聲時,不由得紛紛歪起了頭。
不僅僅是軍人,連俄羅斯人都應該熟悉這種聲音和歌詞。
那是俄羅斯帝國的國歌。
“今天不是聖安德烈節的讚美詩,怎麼會是國歌?”
一名衛兵嘟囔道,顯得有些無法理解。
然而,歌聲漸漸響亮起來,衛兵們內心的焦慮感也隨之悄然升起。
“強大威嚴的沙皇啊(cnльhыnдepжaвhыn)~!”
“該死......!”
沒過多久,衛兵們的焦慮感果然準確無誤地得到了回應。
“為了榮耀統治吧,為了我們的榮耀(Цapcтвynhacлaвy,hacлaвyhamъ)~!”
成千上萬。
成千上萬的人們拿著聖像和標語牌,正朝冬宮湧來。
從他們那破舊而粗糙的衣著來看,這些顯然是聖彼得堡的特產,那些幾乎天天鬧事的麻煩工人。
“馬上通知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
“全體排成一列!不要讓他們靠近宮殿!”
衛隊指揮官下令,衛兵們迅速舉起武器,排成長隊阻擋工人的隊伍。
看到這一幕,工人們也停下了腳步,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當工人和衛兵在冬宮廣場前僵持時,領導這次聖安德烈節遊行的加邦神父走到了大家面前。
“士兵們,別開槍!”
加邦神父高聲喊道。
“我們只是來將貧苦和飢餓人民的聲音傳遞給陛下,我們只是想要一小塊麵包和神的平安!”
“陛下正在參加聖安德烈節的彌撒。我稍後會轉告陛下你們的要求,現在立刻解散,撤退!”
儘管衛兵指揮官一如既往地警告,但加邦神父和俄羅斯人民並沒有退縮。
因為誰都知道,那些說著‘我稍後會把你們的要求傳遞給上層’的人,從來沒有真的將工人的訴求送上去。
這對於生活在困難時代的俄羅斯工人來說,早已是身心體驗過的常識。
“我們必須等到陛下親自答覆我們!”
加邦神父深知這一點,他對衛兵們說道,表示在親自見到尼古拉二世之前,他絕不會解散。
當然,衛兵指揮官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去找尼古拉二世,皺起了眉頭。
反正那些工人們就是固執愚笨,無論怎麼講都聽不進去。
然而,這一次,衛兵們不能像平常一樣直接將工人們驅逐出去。
今天是俄羅斯帝國守護聖安德烈的節日,而這裡正是皇帝陛下所在的冬宮。
今天不是隨便流血的日子,既是地方也不合適。
更何況,眼前的貧民,至少有四、五萬。
如果應對不當,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混亂,因此衛兵們也不得不等上級命令,不能擅自行動。
“是否已將訊息傳達給弗拉基米爾大公?”
“是的,暫時還在等待,因為也要向陛下報告。”
衛兵指揮官點了點頭。
沙皇是否親自出面,或者像平時一樣用武力鎮壓工人,最終還是要看沙皇的選擇。
對於衛兵們來說,他們不過是沙皇的劍和手下,只能等待皇帝的指示。
......
在聖安德烈節慶祝之際,虔誠的尼古拉二世與家人一同在喀山大教堂(ka3ahcknnco6op)參加彌撒,臉上帶著虔誠的表情。
這段時期對於俄羅斯帝國和尼古拉二世而言都充滿了艱難。
就像德國人警告的那樣,與日本的戰爭並不容易,戰局進展緩慢,而原本希望透過黑海艦隊的出動扭轉局面,卻因一艘戰艦發生叛亂,導致了一場偶然的海戰,十二使徒號被擊沉,許多艦船遭到損壞。
尼古拉二世的憤怒甚至讓妻子也大吃一驚,但由於局勢特殊,他不得不暫時壓下怒火,默默接受這一切。
然而,尼古拉二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
為了保住自己和俄羅斯帝國的面子,他決定派遣波羅的海艦隊前往遠東,以彌補黑海艦隊的失誤。
當然,剛一回到俄羅斯,尼古拉二世就再次遇到來自政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