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革命尚未成功

俄羅斯帝國是一個陳舊的國家。

無論是政治、社會,甚至連人民,都是腐朽不堪或無知的。

當歐洲的公民開始為了爭取自己的權利而發聲時,俄羅斯的農奴卻依然毫無覺察,繼續順從他們的主人。

即便當歐洲的君主和貴族們或多或少開始向人民讓渡權力時,沙皇和貴族們仍然試圖作為整個俄羅斯人民的絕對統治者繼續掌權。

但自從革命之城巴黎爆發大革命,市民們砍下了無能國王的頭顱後,變革的風也開始吹向俄羅斯。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身為獨裁者的拿破崙在整個歐洲傳播了自由、平等與博愛,而那些在與拿破崙的大軍作戰中感受到法國式自由主義滋味的俄羅斯青年軍官,卻發動了十二月黨人起義,想要改變俄羅斯。

但十二月黨人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們大部分人被處決或流放至西伯利亞。西伯利亞的貿易城市伊爾庫茨克因此成為“西伯利亞的巴黎”,並在文化與藝術上興盛起來。

然而,十二月黨人起義僅僅是宣告沙皇試圖維持俄羅斯的陳腐現狀與革命者企圖革新的漫長戰爭的開端。

在十二月黨人起義之後,革命的熱情並未冷卻。沙皇和貴族們為了保護他們的權力與財富,繼續將革命者絞死或驅逐至寒冷的西伯利亞,而革命者則以炸彈和手槍予以回擊。

儘管如此,俄羅斯帝國的革命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革命者在帝國的壓迫與秘密警察奧赫蘭卡的追捕下,靠搶劫銀行勉強度日,日子依然艱難。

直到1904年12月13日,舊式的儒略曆,即俄國東正教的日曆顯示的11月30日,一個機會終於到來。

聖安德烈節的大屠殺。

或者稱之為血腥星期二。

不論名字為何,那天在聖彼得堡冬宮廣場前,質樸的工人們高喊著“麵包與和平”,卻被沙皇的軍隊屠戮殆盡。

貧弱者的鮮血染紅了母親俄羅斯的大地,整個俄羅斯隨之掀起了反抗的怒潮。

夢寐以求的革命時刻終於到來了。

那些因帝國的壓迫而逃亡海外的革命者紛紛返回俄羅斯。

他們組織大罷工,暗殺貴族,煽動俄羅斯帝國的混亂。

這一回,他們誓要推翻陳舊的帝國與沙皇。

然而,內政部長斯托雷平的崛起,以及與革命者為敵的謝爾蓋·維特,毀掉了這一切。

他們一方面承諾改革,平息民眾的不滿,另一方面則毫不留情地鎮壓各地的革命者。

當斯托雷平調動奧赫蘭卡全力抓捕革命者時,後來被稱為“第一次俄國革命”的革命夢想再度破滅,化為碎片。

......

1905年8月,俄國某處的廢棄建築內。

“列寧同志!您平安無事,真是太好了!”

“太好了,你們也沒被沙俄的秘密警察抓住。”

“不過是運氣罷了。”

這個後來推翻俄羅斯帝國、建立蘇維埃聯盟,將整個西方世界籠罩在赤色恐怖中的“紅色夢魘”——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此時正面帶苦澀地看著眼前這些滿臉疲憊卻又堅毅的革命同志們,咬緊了嘴唇。

1900年,列寧離開俄羅斯帝國,輾轉於西歐各地。看到“聖安德烈節大屠殺”後,他立即返回俄國,領導全國總罷工,並主張用武力推翻俄羅斯帝國,讓工人階級立即掌握政權。

但派系內鬥再次拖了他的後腿。

從黨刊《火星報》編輯部的組建開始,列寧與尤里·馬爾托夫領導的孟什維克分道揚鑣。孟什維克批評列寧及其領導的布林什維克的方式過於暴力,激烈反對。

在這樣緊要的關頭,布林什維克和孟什維克陷入了激烈的內部分裂。

列寧對馬爾托夫和孟什維克仍然抱有“和平革命”幻想、不顧現實的行為感到厭惡,但毫無辦法。

甚至,孟什維克中的一部分人還因為沙皇尼古拉二世釋出的“七月宣言”而認為局勢已經足夠了,並試圖抽身。

列寧無法理解。

那個對時代潮流一無所知的無能沙皇,真的會信守承諾嗎?

在他看來,這絕不可能。

沙皇與貴族只是在革命烈焰暫時平息時裝模作樣,他們遲早會背棄對俄國人民的承諾,恢復過去的舊秩序。

不過,列寧及布林什維克並沒有阻止沙皇的“自掘墳墓”,反而暗自慶幸。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