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面那些針對單座風車塔穩定動力的改進外,還可以採用多風車組合系統。
在合適的區域建立多個風車組成的風車群。
由於不同位置的風速和風向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差異,
當一個風車因為風向或風速的不利變化而動力減弱時,其他風車可能還在正常工作。
將這些風車的動力輸出透過複雜的傳動裝置連線在一起,
就可以綜合多個風車的動力,使整體的動力輸出更加穩定。
例如,在一個農場或工廠附近的山坡上,可以根據地形和風向規律,佈置一組風車,
它們之間透過軸和齒輪相互連線,將動力匯總後,就可以驅動磨粉機等裝置穩定執行。
不過金角灣西岸目前就只建成這麼一座風車。
如果要建這樣的風車組的話,就應該向南邊的海岸建。
因為這一帶長出金角灣東岸大約三四公里,且地勢低平,故而可以從多個方向接受海風。
若是往北邊建,就會逐漸深入金角灣,地勢也會逐漸走高,受風條件會越來越差。
卻說李國助詢問翁翊皇風車動力的穩定性問題,卻被翁翊皇幾句話懟了個大張嘴,
愣了片刻,只好訕訕一笑,說道:
“怪我沒把話說清楚,”
“我的意思是,您怎麼就敢把水排的結構用到風車上來呢?”
“要知道,就算有這麼多穩定風車動力的措施,”
“理論上,風車動力也很難達到水車動力一樣的穩定性。”
“你就不怕用風車動力鼓風達不到鍊鐵的需要嗎?”
李國助可以說是全程參與了這座風車塔的建造,從設計到施工都有他的貢獻。
最初他並沒有打算用它做鍊鐵工坊,因為這在歐洲並沒有先例。
他原本的規劃,是要用這座風車為炮臺抽水,或者做磨粉裝置,用於加工火藥。
但翁翊皇強烈要求把自己的鐵匠工坊建在這裡,李國助只好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沒想到翁翊皇竟然真把風車動力用在了鍊鐵之中。
“誒,不試試怎麼能知道行不行呢?”
翁翊皇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巴拉巴拉地開始說教起來,
“現在風箱在風車動力的驅動下不是執行的很穩定嗎?”
“所以不要說什麼理論上行不行之類的廢話,有想法就要大膽地去嘗試。”
“大不了就是不行嘛,又能有多大損失?”
“反正替代方案有的是,水力和人力不是都可以嘛。”
這人拍馬屁是有一套,懟起人來卻也讓人難以招架。
“嗯嗯……”李國助連連點頭稱是,對翁翊皇作揖道,“小子受教了。”
就這麼幾句,他倒也不是招架不住,而是確實認可翁翊皇的觀點。
科學技術要進步,就是要勇於嘗試,什麼都停留在理論上,是成不了事的。
“小少爺,小少爺……”廉司南突然開口呼喚李國助。
“怎麼了,老師?”李國助轉頭問道。
“你剛才是不是說,這個裝置叫做水排?”
廉司南伸手指向在齒輪和曲柄連桿機構帶動下做著直線往復運動的風箱問道。
他從呼喚李國助的時候,眼睛就沒有離開過那個齒輪和曲柄連桿,
直到現在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
“誒,這並不叫水排,確切地說,它只是水排上的一個關鍵結構。”
說到這裡,李國助開始向廉司南詳細介紹起了水排,
“水排是中國古代一種冶鐵用的水力鼓風裝置,是東漢時期的南陽太守杜詩的發明。”
“它的工作原理,是透過曲柄連桿機構將水輪的圓周運動,轉變為風箱鼓風需要的直線往復運動。”
“翁叔在這裡就是借用了水排的曲柄連桿機構,把它安裝在了風車裡一個傳動齒輪之上,從而帶動風箱為鍊鐵爐鼓風。”
“東漢!”考克斯突然吃驚地叫出聲來,“那豈不是比發明孔明燈的諸葛孔明還要早嗎?”
“沒錯。”李國助點頭稱是。
“那這豈不是一千多年前的發明?”
考克斯出離震驚了,
“上帝啊,中國古代怎麼會有如此聰慧的賢者!”
你們不是也有阿基米德嗎?如果不是編造的人物的話。
甭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