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祝福他們下輩子投胎到宇宙無敵大南棒國去

對於“西方偽史論”,李國助的態度是中立的,

對其中的某些觀點,他是認可的,而對另一些觀點,他是持懷疑態度的。

認可與存疑的比例,差不多是對半吧。

這不僅是在他的前世,今生仍是如此。

“西方偽史論”中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對西方發明蒸汽機的質疑。

西方偽史論者不僅質疑蒸汽機的西方起源,還不遺餘力地試圖證明蒸汽機是中國人發明的。

為此他們往往抓住古籍中的蛛絲馬跡,就不惜大書特書,

企圖將其包裝成中國人發明蒸汽機的證據。

比如明代唐順之編的一本兵書《唐荊川纂編武編》裡有一首小詩:

“一女更深坐小艟,不須棹櫓不須蓬。自能急急過江去,怒氣噴來犯者兇。”

有人就根據這首詩裡模糊的描述大吹特吹,非要說是明代人發明蒸汽船的證據。

再比如,王徵的《新制諸器圖說》中僅有“火船自去”四字,

就被某些人大肆鼓吹,也非要說成是明代人發明蒸汽船的證據。

這還算是好的,有些人為達目的,甚至不惜編造證據。

比如有人說,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有個叫洪秀的人發明了“洪秀蒸汽器”。

還有人說,東漢時期,有個叫嚴思維的人制造了一種叫“二勁泵”的蒸汽機。

但這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史料依據,完全就是不負責任的謠言。

有些人制造類似的謠言,起碼還會拿一兩本古籍來作為出處。

比如關於“公司”一詞的來源,就有人造謠說,

《禮記》的《禮運大同篇》裡有“公者,數人之財,司者,運轉之意。”之語。

《莊子》裡有“積弊而為高,合小而為大,合併而為公之道,是謂公司。”之語。

李國助無論前世,還是今生都讀過《禮記》和《莊子》,壓根就沒有在裡面見過此等語句。

就算你實在不願意讀,也可以從網上找到這些古籍的原文,複製貼上到word文件裡,

用“ctrl+F”鍵調出“查詢和替換介面”來搜尋一下,也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還有某些古籍網站,比如“古詩文網”、維基中文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等本來就有相關的檢索功能,搜尋起來非常方便。

不瞞你說,李國助前世就經常這麼幹,著實幫他少上了很多當。

然而編造洪秀和嚴思維謠言的人甚至連找本古籍當作出處都懶得搞。

這讓李國助想浪費點時間查證一下都無從下手。

對於這類人,李國助只能對他們豎中指,祝福他們下輩子投胎到宇宙無敵大南棒國去。

不過對於“西方偽史論”質疑蒸汽機的西方起源,李國助還是持謹慎態度的。

關於蒸汽機的早期構想,歐洲有一些所謂的史料:

公元前30年至公元15年之間,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曾提及一種利用蒸汽驅動的裝置。

隨後公元1世紀,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希羅對其進行了描述和記載。

希羅發明的汽轉球主要由一個空心球和一個裝有水的密閉容器組成,

空心球透過兩根空心管與密閉容器相連,容器下方有一個加熱裝置。

當加熱容器中的水產生蒸汽時,蒸汽會透過空心管進入空心球,

從空心球上的兩個噴口噴出,從而推動空心球旋轉。

這是已知最早的蒸汽機雛形,展示了蒸汽可以作為動力來產生機械運動的原理,

但它只是一種利用蒸汽反作用力的簡單機械裝置,沒有實際的工業應用價值。

1125年,據威廉?馬姆斯伯裡記載,蘭斯有一座教堂,裡面有一架由“受熱的水”壓縮產生的空氣驅動的管風琴,由熱爾貝圖斯教授設計製造。

15世紀末,達芬奇設計了一種蒸汽動力的大炮,其原理是透過將熱水突然注入密封的、燒紅的大炮中,利用蒸汽的力量將炮彈發射出去。

1551年,奧斯曼帝國埃及的哲學家、天文學家兼工程師塔奇?丁描述了一種透過蒸汽射流衝擊輪周旋轉葉片來旋轉烤肉叉的方法。

這是一種初級的衝擊式蒸汽渦輪,類似裝置後來也有其他人進行描述和設計。

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帕潘發明了高壓鍋,並根據安全閥的工作原理構思出了活塞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