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章 反正就在咱們眼皮底下,以後再來測也不遲

為了不讓人對自己的真實目的產生懷疑,

李國助這次出海特意帶上了所有天文觀測和製圖學委員會的成員。

不過林福、李俊臣、楊天生、郭懷一四人並不在其中。

這四人中,前三人老早就接受過李國助的製圖學培訓,

所以他們也都是製圖學委員會的成員。

去年中秋過後,李國助就找李俊臣要了郭懷一到自己身邊,也教了他製圖學。

所以郭懷一也是製圖學委員會的成員。

這小子還真是好學,居然又參加了天文觀測委員會和農政委員會。

不過這兩個委員會的研究物件倒也是密切相關的。

李俊臣帶著媳婦回老家省親,自然沒法跟李國助出海。

就算他人在永明要塞,李國助也不會帶他,畢竟是永明學會的主席,責任重大。

出於對老東家的感情,郭懷一這次也跟著李俊臣走了。

不過就算他在,李國助也不會帶他去殺韃子,多半會讓他跟著陳勳去建設山蠶場。

林福是永明要塞的守備官,李國助走了,就要靠他帶人防守永明要塞。

所以他是最不該離開永明要塞的人。

楊天生跟顏思齊是鐵哥們,顏思齊去哪,他肯定要跟著。

此外還有個陳衷紀,也跟著顏思齊走了。

這兩人都是武藝高強,要是沒走,肯定會被李國助帶去殺韃子。

區區四百個韃子兵,在陸地上還能蹦躂一下,然而到了海上,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這一點只要看看鄭成功的戰績,就很清楚了。

但李國助也不會輕視他們,依然為他們準備了目前條件下最好的裝備和最多的兵力。

反正李旦帶來的七百人各個都是海上殺伐的好手,

別說跟韃子兵人數相當,便是隻有他們的一半,在海上也夠他們喝一壺了。

李旦、顏思齊、李俊臣開走的都是普通商船,

冥冥中把火力最猛的兩艘武裝商船留給了李國助。

而且他們每人都只帶走了30名船員。

對於500噸的古代帆船來說,這是能保證正常且安全行駛最少的船員配置。

正常駕駛帆船最少需要20人,多出來的10人是防海盜的保安。

倘若像來時那樣,每條船都帶走百餘人的話,那永明要塞可就只剩下七百人了。

要是這樣的話,李國助這次說什麼也不敢帶走三百多人出海。

這三百多人裡,除了天文觀測和製圖學委員會的成員,

其餘三百人全是李旦帶來的海盜好手。

他們就是不用炮,僅憑接舷戰也能全殲那四百個韃子兵。

因為大家都很在意他的安全,所以也沒人對他帶走這三百人提出質疑。

林福還建議他乘坐一艘武裝老閘船。

畢竟這種船無論是體量還是火力都比仁王號高出許多,能給他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不過他還是堅持乘坐仁王號。

因為他知道,那四百個韃子兵,是造不出什麼像樣的船的。

能造出救生艇那樣的船,對他們來說都算是超常發揮了。

所以仁王號對他們來說,就算是艨艟鉅艦了。

駛出金角灣後,船就乘風向東駛去。

自從佔領海參崴以來,他們還沒有探索過阿穆爾半島東岸,錫霍特山脈南麓的地區。

在現代,這一帶可是集中了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最繁榮的幾座城市。

去年李國助雖然到北邊錫霍特山脈東麓沿岸找庫爾喀人做過生意。

但當時是直接橫渡的烏蘇裡灣,並未探索過這個海灣的沿岸地區。

所以這次他就沒讓船橫渡烏蘇裡灣,而是先沿著阿穆爾半島的東岸,駛向烏蘇裡灣北端。

他要親眼看看,這裡憑什麼能在後世發展出繁榮的城市。

如果確實好的話,他肯定要儘快招募人手,佔領其中的關鍵地區。

沒想到僅在烏蘇裡灣北端,他就發現了三條注入海灣的河。

其中入海口恰在烏蘇裡灣北端的兩條河,他叫不上名字。

大抵是因為這兩條河流量都太小了,所以地圖上一般不顯示。

但入海口在海灣北端東岸的那條河,在現代就比較有名了,叫做卡緬卡河。

俄羅斯的大卡緬市就位於卡緬卡河和伊謝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