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紅塵煉心,世俗悟道(五)

吃了早飯後,李凡讓王嬌芳歇了一會,隨後便繼續回床上,準備再次施針。

只見李凡神情專注,目光如炬,手中的銀針在他的操作下,宛如靈動的精靈,精準地落在王嬌芳的身上和腿上。他的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每一針都蘊含著恰到好處的力度和角度。銀針入體,李凡手指輕輕一彈,那銀針便如同跳舞一般在穴位上微微晃動,彷彿擁有了生命。

一旁的萬大夫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李凡的每一個動作,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和震驚。當他看到李凡施針時展現出的奇妙手法,忍不住大驚失色,脫口而出:“青龍擺尾!”“透心涼!”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嘴唇微張,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接著,李凡又給耿爺爺施了針。萬大夫再次被李凡精湛的針法所震撼,他的眼睛睜得更大了,眼珠子幾乎要從眼眶裡掉出來,嘴巴張成了“o”型,半晌都合不攏。他忍不住又是一聲驚呼:“龍虎交戰!”那聲音裡充滿了驚歎和敬佩。

等李凡施完針,萬大夫就迫不及待地湊到李凡跟前,臉上滿是急切與渴望,猶如一個求知若渴的學生。他拉著李凡的手,語氣誠懇而急切地問道:“小李大夫啊,我行醫多年,自認為也算有些經驗,今天可算是大開了眼界,才明白為什麼你那看起來規規矩矩的方子,為什麼會有用。你用針法激發人體的機能,用藥以溫故本源。還配以食補,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能跟我講講,你這思路是怎麼來的嗎?”

李凡認真地回答:“萬大夫,你是長輩,叫我小李就行了。我也是綜合了諸多經典醫籍的理論,再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反覆斟酌才定下的。如果不是在這鄉下,條件有限,我們還可以加以懸炙法和水針法,應該會好的更快。”李凡的臉上帶著自信而謙遜的微笑,眼神清澈而堅定。

萬大夫連連點頭,眼睛裡閃爍著敬佩的光芒,繼續追問道:“那針灸這方面,你可有什麼獨特的竅門?”萬大夫的眉頭緊皺,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身子微微前傾,生怕錯過李凡說的每一個字。

李凡想了想,緩緩說道:“我覺得關鍵在於認準病症,如虛,寒,熱,溼等都需要不同的針法去補或者瀉,還有就是要根據患者的反應及時調整。”他的表情嚴肅而認真,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彷彿在傳授著最為珍貴的秘訣。

“受教了,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請問,你是師從哪一位中醫名家?”萬大夫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

“我是從小跟我表哥學的,他是我們村上的赤腳醫生,讀大學就是的老師就是湘省醫學院的於教授。不過我這是想法都是在閱讀大量的傳統醫典之後,自己琢磨出來的。”李凡的語氣輕鬆而自然,臉上洋溢著對中醫的熱愛和執著。

萬大夫若有所思地說:“那你主要閱讀哪些經典,或者說你的主攻方向是哪一派的?”此時的萬大夫,眉頭緊鎖,目光專注,似乎想要從李凡的回答中探尋到中醫的奧秘。

“我都看的啊,除了必看的《湯頭歌訣》、《黃帝內經》、《傷寒論》、《急備千金要方》《本草綱目》,其他的諸如《黃帝八十一難經》、《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醫宗必讀》、《巢氏病源》、《衷中參西錄》、《肘後救卒方》、《臨證指南醫案》、《素問抄》等等,我都讀一讀。”李凡一口氣說出了一長串書名,神情淡定從容。

萬大夫聽了,心中不禁大為佩服。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半天都合不攏,眼睛裡滿是驚歎之色。別人可能一生也只能通讀兩三本經典醫書,他倒好,一讀就是幾十本。萬大夫心想。

“那你這針法呢,”萬大夫的眼神越來越熱切,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和傳說中的鬼門十三針,玄門九針之類有沒有關係?”萬大夫的臉上充滿了好奇和疑惑,眼睛緊緊地盯著李凡,彷彿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到答案。

“呵呵,沒有那麼玄,我只不過也是通讀了如《針灸甲乙經》、《針灸對問》、《針灸大成》、《針灸資生經》、《針灸大全》、《銅人腧六針灸圖經》等書之後,綜合對比歸納出來的。無論什麼針法,歸根到底都是疏通經絡,激發病人身體原本的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李凡微笑著解釋道,眼神清澈,讓人不由得心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