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非洲之行的艱難與希望

隨著與國際醫學組織合作事宜敲定,葉晨和團隊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這次公益醫療旨在對抗傳染病與慢性病,任務艱鉅。一下飛機,潮熱空氣裹挾著陌生氣息撲面而來,他們迅速前往合作醫院,那是一座略顯破舊的建築,醫療裝置陳舊,卻滿是患者期待的目光。

當天,葉晨就投入診斷工作。一位年輕小夥被瘧疾折磨許久,身體虛弱、高熱不退。按照常規治療方案,團隊為他用藥,可療效不佳。經過反覆研究,葉晨發現小夥體內瘧原蟲對常規藥物產生耐藥性。他立刻組織團隊討論,查閱大量資料,最終決定調整用藥劑量和種類,結合當地草藥輔助治療。經過一週精心治療,小夥體溫恢復正常,身體逐漸好轉,臉上重新綻放笑容,這讓團隊備受鼓舞。

但難題接踵而至。在為慢性病患者治療時,團隊發現當地患者普遍存在依從性差的問題。許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能按時服藥,導致病情反覆。葉晨和隊員們挨家挨戶走訪,耐心向患者解釋按時服藥的重要性,還製作簡易服藥提醒工具。然而,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成為溝通阻礙,部分患者依舊難以理解。為解決這一問題,團隊招募當地志願者,進行短期醫學知識培訓,讓他們協助宣傳和監督患者治療,情況才有所改善。

與此同時,傳染病防控工作也遭遇挑戰。當地衛生條件差,蚊蟲肆虐,傳染病極易傳播。團隊不僅要治療患者,還要開展大規模衛生宣傳和防控工作。他們深入社群,指導居民清理積水、使用蚊帳、消毒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自身也面臨感染風險,可沒人退縮。

有一次,團隊成員小王在為一位傳染病患者治療時,防護裝置意外破損,面板暴露在外。大家都為他捏把汗,小王卻鎮定完成治療才去檢查。好在檢查結果無異常,可這也給團隊敲響警鐘,他們更加嚴格規範防護流程。

隨著工作推進,團隊與當地醫療機構和社群建立深厚信任。當地醫生積極向葉晨團隊學習新技術、新理念,雙方交流頻繁。在一次學術交流會上,葉晨分享靈氣治療結合現代醫學的經驗,當地醫生提出結合本土療法的建議,為治療方案最佳化提供新思路。

然而,資金短缺問題日益凸顯。公益專案主要依賴捐贈,資金時常緊張,醫療物資供應不穩定。一些急需藥品和裝置無法及時到位,影響治療進度。葉晨和蘇瑤緊急聯絡各方慈善機構、企業,尋求更多支援。經過努力,一家國際知名藥企承諾捐贈一批抗傳染病藥物,緩解燃眉之急。

在非洲的日子裡,葉晨和團隊見證太多生命的脆弱與頑強。一位患艾滋病多年的母親,在生命盡頭仍牽掛孩子未來。她緊緊握著葉晨的手,眼神滿是對生的渴望和對孩子的擔憂。葉晨為她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盡力減輕痛苦,同時聯絡當地兒童救助機構,為孩子安排後續生活。母親離世時,雖滿是不捨,但也帶著對孩子未來的一絲安心。這一幕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公益醫療的意義。

隨著時間推移,非洲地區傳染病發病率逐漸降低,慢性病患者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許多患者康復後,自發成為志願者,幫助團隊開展工作。在一次社群慶祝活動中,當地居民載歌載舞,感謝葉晨團隊的付出。那一刻,團隊成員們眼眶溼潤,所有艱辛疲憊都化作倖福與滿足。

但葉晨知道,這只是階段性成果。非洲醫療事業發展仍任重道遠,他和團隊還有很長路要走。在準備下一階段工作時,團隊收到國際醫學組織新任務——研究非洲地區罕見病發病機制,尋找治療方法。這又是一項艱鉅挑戰,可葉晨和團隊毫不猶豫接下任務。他們整理行囊,再次投入緊張研究和治療工作,在非洲大地上繼續書寫公益醫療的篇章,為更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