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藥研發成功的訊息傳遍全球后,葉晨所在的研究所門庭若市。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專家、藥企代表以及科研機構紛紛丟擲橄欖枝,尋求合作機會。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美國的一家大型醫藥集團——輝瑞生科。
一個晴朗的上午,葉晨剛結束一場內部研討會,助手便匆匆走進辦公室,手裡拿著一份檔案:“葉教授,這是美國輝瑞生科集團發來的合作意向書,他們想購買我們的抗癌藥方。”
葉晨接過意向書,仔細閱讀起來。上面開出的條件十分誘人,不僅願意支付一筆鉅額的專利費用,還承諾給予葉晨及其團隊一系列優厚的待遇,包括在美國頂尖科研機構的任職機會、參與國際前沿醫學研究的資源支援等。
“葉教授,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有了這筆資金,我們的研究就能更上一層樓,團隊成員也能有更好的發展。”助手滿懷期待地看著葉晨。
葉晨卻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抗癌藥方是團隊無數個日夜的心血結晶,承載著無數癌症患者的希望。將藥方賣給美國公司,雖然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科研資源,但也意味著失去對藥方的主導權,後續藥物的生產、定價以及普及範圍都將受制於人。
“這件事關係重大,我們不能倉促決定。召集團隊成員,下午開個會討論一下。”葉晨說道。
下午,研究所的會議室裡坐滿了人,大家圍繞著輝瑞生科的合作意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我覺得可以考慮合作。美國在醫藥研發和生產方面有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業鏈,與他們合作,能讓抗癌藥更快地推向全球市場,造福更多患者。”一位年輕的研究員率先發言。
“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藥品定價和普及的問題。如果藥方被美國公司掌控,他們很可能會抬高藥價,讓很多患者買不起藥。”另一位成員提出了擔憂。
“而且,我們自己也有能力將抗癌藥推廣出去。這是我們的心血,我們應該掌握主導權。”又有人附和道。
葉晨靜靜地聽著大家的發言,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知道,無論做何決定,都將對團隊和無數患者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在這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葉晨接起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操著流利英語的聲音:“您好,是葉晨教授嗎?我是輝瑞生科的執行長羅伯特·史密斯。我們對您的抗癌藥方非常感興趣,希望能與您進一步溝通合作事宜。”
“史密斯先生,您好。關於合作的事情,我們正在內部討論。您也知道,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我們需要慎重考慮。”葉晨禮貌地回應道。
“葉教授,我理解您的謹慎。但我可以向您保證,我們輝瑞生科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將這款抗癌藥打造成全球癌症患者的福音。我們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生產和推廣,讓更多的人受益。而且,我們願意為您和您的團隊提供最優越的科研條件和待遇。”羅伯特·史密斯言辭懇切地說道。
“史密斯先生,感謝您的誠意。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抗癌藥的普及性和可及性。我們希望這款藥能夠以合理的價格,讓全球每一個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葉晨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葉教授,我們當然會考慮藥品的定價和普及問題。但您也知道,研發和生產一款藥物需要巨大的成本,我們需要在保證質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實現一定的商業回報。”羅伯特·史密斯解釋道。
“我明白,史密斯先生。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在做出決定之前,我還需要更多時間和團隊成員商量。”葉晨說道。
“好的,葉教授。期待您的回覆。我們隨時歡迎您和您的團隊來美國進行實地考察和洽談。”羅伯特·史密斯說完,結束通話了電話。
葉晨放下電話,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場商業合作的談判,更是一場關乎全球患者福祉的博弈。
幾天後,葉晨收到了輝瑞生科的第二份合作方案。這次,對方在價格和藥品普及方面做出了一些讓步,承諾會建立慈善基金,為貧困地區的患者提供免費或低價的抗癌藥。
“葉教授,他們已經做出了讓步,我覺得可以考慮合作了。”助手再次勸說道。
葉晨看著手中的方案,心中仍有疑慮。他決定親自前往美國,與輝瑞生科的高層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在飛往美國的飛機上,葉晨望著窗外的藍天白雲,思緒萬千。他想起了那些在抗癌研究中付出的艱辛努力,想起了一個個被癌症折磨的患者的面容,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