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二回 認明師學藝招賢館 查惡棍私訪霸王莊

李氏一看到蓮花,就像被回憶的潮水瞬間淹沒,睹物傷情,再次放聲大哭起來。倪繼祖心急如焚,趕忙和倪忠商議,想要接李氏一起回莊。李氏連忙止住悲傷,神色堅定地說道:“吾兒,你可千萬別胡思亂想!為孃的這輩子再也不想沾染塵世的紛擾了。原本我想著,你爹爹的冤仇,今生恐怕是報不了了,沒想到倪家還有你這根獨苗。只要你能好好讀書,將來謀得一官半職,為你爹爹報仇雪恨,那我這輩子的心願也就了了。”

倪繼祖見李氏不肯回莊,“撲通”一聲哭倒在地,跪著哀求道:“孩兒不知道親孃也就罷了,如今既然知道了,就讓孩兒盡點孝心吧。就算孩兒的養父母不同意,孩兒也會苦苦哀求他們。況且我那養父母都是善良的人,怎麼會容不下親孃呢?”李氏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我自己深知罪孽深重,一生都在懺悔,卻怎麼也彌補不了。如果我再陷入世俗的緣分,只怕承受不起,反而會招來災禍,到時候你難道不會後悔嗎?”

倪繼祖聽李氏的話,態度堅決得像堅硬的磐石,毫無迴轉的餘地,忍不住放聲大哭道:“母親既然這麼說,孩兒也不回去了,就在這兒侍奉母親。”李氏看著他,又是心疼又是無奈,耐心勸道:“你既然讀書明理,就該知道‘順者為孝’的道理。為孃的雖然沒有撫養你,但你難道能不念及生育之恩,就這麼違揹我的意願嗎?再說,你的養父母含辛茹苦,哺乳三年,好不容易把你養大成人,你還沒報答他們萬分之一的恩情,難道就要做個負心之人嗎?”這一番話,像一把把溫柔卻又有力的劍,刺進倪繼祖的心裡,讓他無言以對,只能低頭默默哭泣。

李氏心裡十分為難,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得這樣這樣,這孩子才肯回去。”想罷,便說道:“孩兒,別哭了。我有三件事,你要是依從,等這三件事都辦妥了,為孃的一定跟你走,怎麼樣?”倪繼祖連忙問道:“哪三件事?請母親明示。”李氏鄭重地說:“第一件,從今後你必須好好讀書,一定要謀得一官半職;第二件,你得把仇家抓住,為你爹爹報仇雪恨;第三件,這白玉蓮花是祖上遺留下來的,原本是兩枝合為一枝,如今你把這一枝帶回去,必須把另一枝找回來。這三件事都辦到了,為孃的肯定跟你走。要是缺了一件,我是絕對不會跟你走的。”說完,又轉頭囑咐倪忠道:“恩公一生忠義,我也不用多囉嗦了。全靠恩公始終如一地照顧我孩兒,這就是我們倪家不幸中的萬幸了。你們趕緊回去吧,省得你那養父母在家盼著。”李氏說完,一甩手,轉身回後面去了。

倪繼祖怎麼肯走呢,一步三回頭,滿臉都是不捨。最後還是倪忠連拉帶勸,好不容易才把他攙出院子門。老尼在後面相送。倪繼祖又再三叮囑了一番,才離開白衣庵,往倪家莊走去。主僕二人在回家的路上,一個唉聲嘆氣,滿心惆悵,彷彿被烏雲籠罩;一個則好言相勸,試圖驅散那片陰霾。倪繼祖說:“方才聽母親吩咐的三件事,仔細想想,做官倒不難,報仇也容易,可那白玉蓮花要到哪兒去找呢?”倪忠安慰道:“依老奴看,這物件的出現和隱匿,自有定數,倒也不必太過擔心。反而是做官難,官人以後可得好好讀書啊。”倪繼祖堅定地說:“我有血海深仇未報,怎麼會不上進呢?老人家別擔心。”倪忠忙說:“官人可別這麼稱呼我,我承受不起啊。”倪繼祖感動地說:“你甘願屈居人下,全是為了我。你的恩情比山還重,我怎麼能把你當普通僕人呢!”倪忠勸道:“話雖如此,但官人在外面還是得照常稱呼,別露出破綻。”倪繼祖點頭道:“我明白,這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還有,今天的事,你我回去千萬別洩露。等我功成名就之後,再把事情說清楚,這樣對大家都好。”倪忠笑道:“這不用官人囑咐,老奴十五年都沒說出去,難道現在還藏不住嗎?”兩人說著話,就到了莊前。倪繼祖見到太公和梁氏,一切都像往常一樣。

從那以後,倪繼祖一心想著報仇,發憤圖強,努力讀書。過了兩年,他在鄉試中中舉,這讓他更加鬥志昂揚,每天都沉浸在鑽研學問之中。轉眼間,又過了兩年。第二年春天就是大比之年,倪繼祖和先生商量,準備好行裝,打算一起進京趕考。他把這事也向太公稟明瞭。可誰能想到,到了出發的時候,程先生突然病倒,最後竟然去世了。沒辦法,倪繼祖只好帶著倪忠,悄悄來到白衣庵,告別親孃,還給老尼留下了一些銀兩,主僕二人就一同進京了。這才有了後來在會仙樓遇見歐陽春、丁兆蘭的事情。

自從接濟了張老兒之後,他們一路上走了好多天,終於來到東京,租了個住處,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