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戰後風雲
赤壁大勝之後,荊州一片歡騰。百姓們夾道歡迎凱旋的將士,林小羽的威望在荊州更是如日中天。然而,林小羽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深知,戰後的局勢依然嚴峻複雜。
在城中的議事廳內,林小羽召集眾將與謀士商討戰後事宜。諸葛亮率先發言:“主公,赤壁之戰雖勝,但曹操仍據有北方廣袤之地,其勢力不可小覷。且東吳方面,雖與我軍聯盟抗曹,但周瑜等對荊州念念不忘,日後恐有爭端。”
林小羽微微點頭:“孔明先生所言極是。我們需在鞏固荊州防務的同時,積極謀劃向北發展之路。曹操新敗,其北方必定人心惶惶,有機可乘。”
龐統思索片刻後道:“主公,我以為可先派使者前往西涼馬騰處,與其聯盟,共同對抗曹操。馬騰久居西涼,兵強馬壯,若能得他相助,我軍在北方可多一助力。”
林小羽認可道:“士元此計甚好。就由你安排合適之人出使西涼。另外,對於荊州本地,要加快戰後的恢復與建設。農田因戰亂多有荒廢,需組織百姓重新開墾耕種,商業也要儘快復甦,以充實府庫。”
趙雲抱拳進言:“主公,末將願率部協助百姓恢復生產,維護地方治安,確保荊州穩定。”林小羽欣慰地看著趙雲:“有子龍將軍相助,我荊州百姓有福了。”
就在林小羽忙於荊州事務之時,東吳孫權派魯肅前來荊州。魯肅見到林小羽,先是祝賀赤壁之戰的勝利,而後轉入正題:“林將軍,赤壁之戰,我東吳亦出力頗多。如今曹操雖敗,但仍有威脅。我主之意,想與將軍商議荊州之事,畢竟荊州乃東吳借與劉備,如今劉備勢力漸大,不知何時可歸還荊州?”
林小羽心中一凜,但仍面帶微笑:“子敬,荊州之事,我主劉備亦有考量。如今曹操雖退,但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荊州作為抗曹前沿,需穩固防守。待時機成熟,我主定會歸還荊州,絕不忘東吳之恩。”
魯肅皺了皺眉:“林將軍,此說法難以讓我東吳信服。我東吳上下皆盼荊州早日迴歸,還望將軍能給個明確期限。”
林小羽沉思片刻:“子敬,你我皆知荊州的重要性。若此時匆忙歸還,曹操定會趁機而入,不僅荊州百姓受苦,東吳亦難保全。不如這樣,待我軍在北方取得一定進展,有了新的抗曹基地,便歸還荊州,如何?”
魯肅無奈地嘆了口氣:“林將軍,我會將你的話轉達給我主。但我東吳對此事極為關注,希望將軍不要讓我東吳失望。”
送走魯肅後,林小羽深知荊州與東吳的關係愈發微妙。他與諸葛亮商議,決定加快與西涼馬騰的聯盟程序,同時加強荊州的軍事防禦,以防東吳突然翻臉。
不久,龐統選派的使者從西涼歸來,帶回了馬騰願意聯盟的好訊息。馬騰表示,他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早已不滿,願與林小羽的荊州軍相互呼應,共同對抗曹操。
林小羽大喜,立刻著手準備與馬騰的合作事宜。他派遣關羽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前往荊州與西涼的交界處,與馬騰的軍隊進行聯合軍事演練,以增進雙方的信任與默契。
然而,東吳方面卻在此時有了新的動作。周瑜見林小羽遲遲不肯歸還荊州,心生一計。他向孫權建議,以幫助荊州防禦曹操為名,派遣軍隊進駐荊州南部的幾個郡縣。
孫權猶豫再三,最終同意了周瑜的建議。東吳軍隊開始向荊州南部移動,林小羽得知訊息後,心中憤怒不已。他明白,周瑜此舉名為助防,實為奪地。
林小羽召集眾將,商議應對之策。張飛怒目圓睜:“大哥,東吳這是公然挑釁,俺老張願率部把他們打回去!”
林小羽擺擺手:“翼德不可魯莽。如今我軍與曹操仍處於對峙狀態,若與東吳開戰,便是兩線作戰,於我軍極為不利。”
諸葛亮冷靜地分析道:“主公,我們可先派人前往東吳,質問孫權此舉何意,同時向其表明我們的立場。若東吳執意如此,我們再做打算。可在荊州南部集結兵力,做好防禦準備,但儘量避免衝突。”
林小羽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派諸葛亮前往東吳交涉。諸葛亮見到孫權,不卑不亢地說道:“吳王,我主林小羽聽聞東吳軍隊欲進駐荊州南部,深感不解。赤壁之戰,我軍與東吳並肩作戰,如今曹操未滅,東吳卻有此舉,難道是想破壞孫劉聯盟?”
孫權有些尷尬地說道:“孔明先生,此乃公瑾之意,他認為荊州南部防禦薄弱,我東吳進駐,可助荊州一臂之力。”
諸葛亮微微一笑:“吳王,荊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