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的聯盟,能維持多久?曹操又是否會捲土重來?這一切,都如同迷霧一般,等待著他去探索。
“子羽,此戰勝後,東吳當可保數年太平。你之功不可沒。”周瑜走來,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林小羽卻搖搖頭:“公瑾,此乃眾人之力,非我一人之功。如今曹操雖敗,但北方根基仍在,我等還需早做謀劃,以防其東山再起。”
,!
周瑜神色一凜:“子羽所言甚是。吾等當與劉備商議,共分荊州,以作抵禦曹操之根基。”
林小羽心中一動,荊州之地,日後必成孫劉矛盾之源。但此刻,為了共同對抗曹操,也只能暫時如此安排。
“公瑾,此事需從長計議。劉備亦非池中物,荊州分配,不可不慎。”林小羽提醒道。
周瑜微微點頭:“吾自有計較。子羽,你且先回營休息,大戰之後,你也勞累了。”
林小羽回到營帳,卻難以入眠。他想起了遠在現代的世界,不知自己是否還能回去。在這個三國亂世,他已捲入太深,未來的命運,似乎已與這片土地緊緊相連。
“先生,您還未休息?”一名士卒走進營帳,看到林小羽若有所思的樣子,輕聲問道。
林小羽回過神來:“無妨,你且退下吧。”
士卒退下後,林小羽走出營帳,望著滿天繁星。他知道,赤壁之戰只是一個開始,在這三國的舞臺上,他還有更多的使命要去完成,無論是為了自己的生存,還是為了這片土地的安寧。
隨著赤壁之戰的結束,東吳上下一片歡騰。孫權在柴桑大宴群臣,犒賞三軍。林小羽與周瑜、諸葛亮等皆在受邀之列。
宴會上,孫權舉杯向眾人敬酒:“此次赤壁大勝,全賴諸位將軍與謀士之力。尤其是周都督,指揮若定,當為首功。林先生與諸葛先生之智謀,亦功不可沒。”
眾人紛紛起身,舉杯回敬。林小羽看著眼前的熱鬧場景,心中卻隱隱有些擔憂。他知道,孫劉聯盟在曹操的威脅下暫時穩固,但隨著勢力的擴張,矛盾必然會逐漸顯現。
“子羽,你為何愁眉不展?今日乃是慶功之時。”周瑜坐在林小羽身旁,低聲問道。
林小羽輕聲道:“公瑾,你我皆知孫劉聯盟之根基在於曹操之威脅。如今曹操大敗,我等雖可趁機發展,但日後聯盟之事,恐生變數。”
周瑜微微皺眉:“子羽所慮甚是。然此刻劉備羽翼未豐,尚需仰仗東吳,短期內當不會有大問題。吾等只需在荊州之事上妥善安排,可保聯盟暫穩。”
林小羽點頭:“但願如此。只是劉備有諸葛亮輔佐,其志不小。荊州乃戰略要地,日後爭奪在所難免。”
正說著,諸葛亮起身向孫權敬酒:“吳侯,亮代主公謝吳侯相助之恩。赤壁之戰,孫劉聯軍齊心協力,方得此大勝。亮以為,荊州之地,可暫由孫劉共管,待日後時機成熟,再行劃分。”
孫權尚未答話,周瑜卻道:“孔明先生此議,雖看似公平,然東吳於赤壁之戰出力頗多,荊州若共管,恐日後紛爭不斷。吾以為,荊州可按功勞劃分,東吳當得大半。”
諸葛亮微微一笑:“周都督此言差矣。劉備雖兵力不及東吳,但亦在赤壁之戰中拼死作戰。且荊州本乃劉表之地,主公乃漢室宗親,對荊州亦有繼承之權。”
一時間,宴會上氣氛有些緊張。林小羽見狀,連忙起身調解:“諸位且慢爭論。荊州之事關係重大,非一時可決。如今曹操雖敗,但仍虎視眈眈。我等當以大局為重,先商議如何鞏固赤壁之戰的勝利成果,抵禦曹操再次南征。”
孫權點頭:“子羽所言甚是。荊州之事,可日後再議。今日只談慶功。”
眾人這才緩和下來,繼續飲酒作樂。但林小羽知道,荊州的問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孫劉聯盟。他必須在這之前,想出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否則,好不容易得來的勝利局面,將化為泡影。
慶功宴後,林小羽找到諸葛亮,單獨商議。
“諸葛先生,你我皆知荊州之事的棘手。你有何良策,可保孫劉聯盟不破?”林小羽開門見山地問道。
諸葛亮羽扇輕搖:“林先生,亮以為,此刻孫劉聯盟尚需維持。荊州可暫作緩衝,劉備可在荊州發展勢力,以助東吳抵禦曹操。待劉備勢力壯大,可與東吳形成掎角之勢,曹操便不敢輕易南征。”
林小羽沉思片刻:“諸葛先生此計雖好,但東吳未必肯答應。周瑜都督一心想為東吳謀取更多利益,他不會同意劉備在荊州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