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的象徵。
閨閣小姐們手持手帕,蓮步輕移,彼此交頭接耳,輕聲細語地討論著書中的內容。“聽聞這《西廂記》裡的詞句婉轉優美,若能於閨閣之中細細品味,定是一番別樣滋味,只是可別讓人瞧見了,不然定會說我失了矜持。” 一位小姐紅著臉,用手帕半掩著嘴輕聲說道。買到書後,她們迅速將書藏於袖中,如同守護著最為珍貴的秘密,眼神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臉頰也因興奮而染上了淡淡的紅暈。
繡娘們熱情地為眾人介紹書籍。一位繡娘拿起一本《夢紅樓》,聲情並茂地誦讀著:“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眾人聽得如痴如醉。不一會兒,她又拿起《西廂記》,念道:“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那優美的詞句,引得眾人紛紛側目,對這些書籍愈發嚮往。
鏢師們盡職盡責地維持著秩序,眾人有序地排隊購買。一本本精美的書籍在人們手中傳遞,承載著知識與文化的力量。
沒過多久,帶來的書籍便銷售一空,後面未買到書的人紛紛圍攏過來,焦急地詢問下次售書的時間。繡娘依照蘇婉清的囑咐回答:“製作書籍費時費力,半月之後或許會再次售賣。”
蘇婉清望著這熱鬧非凡的場景,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她深知,自己正在一步步實現劉正軒的期望。
此次售書活動不僅讓書籍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還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那些未能買到書的人,滿臉失落卻又滿懷期待,有的不停地跺腳,手中的帕子被揉得皺皺巴巴;有的則眼巴巴地望著書攤,久久不願離去。
這一場景不僅彰顯出此次售書活動的火爆程度遠超預期,還為後續的售書活動積累了大量潛在客戶,營造了濃厚的市場期待氛圍。劉正軒所傳授的飢餓銷售法大獲成功,使得人們對鏢師商會後續出版的書籍充滿了無盡的遐想與期待。
一連數日,劉正軒都將自己關在府內,全神貫注地寫寫畫畫,紙上逐漸呈現的文字和圖案,彷彿是他為未來精心描繪的宏偉藍圖。
李舜華多日未曾見到劉正軒,心中的思念如同春日裡瘋長的藤蔓,愈發濃烈。這天,她精心梳妝打扮後,徑直前往劉正軒的府中。
在書房見到劉正軒的瞬間,她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那是久別重逢的喜悅。一番溫柔的寒暄過後,李舜華秀眉微蹙,埋怨道:“正軒,你這書房竟也不備些糕點,乾坐著實在無趣。”
說罷,她如蝴蝶般輕盈地奔向廚房。廚娘知曉她是侯爺之女,連忙滿臉堆笑地裝了一盤新制的糕點。李舜華心滿意足地回到書房,與肖靜嵐一同品嚐糕點,那模樣仿若世間最美的畫卷。
劉正軒看著她倆可愛的樣子,心中既覺得好笑又感到溫暖。他趁機問道:“舜華,侯爺找合作方的事情,結果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