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護完成後,其他村民們把早已拌好的混凝土迅速澆築到裡面。好在只是個小橋墩,工程量相對較小。村民們齊心協力,一桶桶混凝土被倒進模板中,再拿著工具把混凝土均勻鋪開搗實,保證密實度良好。
中午吃飯時,大夥輪流回家,吃完後又趕忙回來接著幹活。忙碌了一整天,終於在太陽下山之前,兩個橋墩都澆築完成了。村民們站在河邊,望著自己親手建造的工程,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們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感到無比驕傲,也對村莊的未來充滿了無盡的希望。
劉正軒看著村民們的笑容,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他深深地知曉,這小小的橋墩,不單單是一個建築,更是村民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有力見證。
回家的路上,劉正軒的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他轉頭對劉為民說道:“村長,兩個橋墩已經完工了,後天下午,您安排村民們拆除模板,然後澆水養護七天,之後再吊裝橋面石板。”
劉為民也是滿臉喜色,笑著回答道:“正軒,剩下的那些活計都不用你操心了,包括石板吊裝後,依照圖紙澆築欄杆那些,我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兩人有說有笑地各自回家去了,心中滿是對村莊未來的美好憧憬與期待。
晚飯後,聽聞又要接著講《夢紅樓》,眾人早早地就聚集在院子裡等候了。劉正軒看著大家那熱切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溫暖的情愫。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夢紅樓》的最後五集。
“話說那賈府中,眾人的命運跌宕起伏。寶黛的愛情在那個時代的種種束縛下,充滿了無奈與哀傷……”劉正軒的聲音在院子裡悠悠迴盪,眾人都沉浸在故事的世界裡,隨著情節的發展,時而忍不住嘆息,時而又感慨萬分。
當最後一集講完,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這不單單是一個故事的結束,更像是一次對人生的深度思考。
劉正軒看著大家,緩緩說道:“《夢紅樓》的故事雖然講完了,但是咱們的生活還得繼續下去。希望大家能從中領悟些什麼,好好珍惜當下,努力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劉正榮首先問道:“二哥,你說這《夢紅樓》裡的人物,為啥都有那麼的悲歡離合呀?”
劉正軒微微一笑,回答道:“人生本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變化,就像咱們的村莊,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不過只要咱們大家齊心協力,就必定能克服困難,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劉正萍也說道:“正軒哥,你講的故事太精彩啦。明天給我們講啥故事呀?”
劉正軒思索了片刻說道:“明天開始給你們講《射鵰英雄傳》,明天咱們去鏢師營地講,鏢師們肯定喜歡聽這個故事,也讓他們一起樂一樂。”
眾人聽著這個故事的名字,心中充滿了期待,盼望著精彩的情節。劉正軒收了手稿,讓大家都散去了。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落在大地上,給整個村莊帶來了一絲寧靜與祥和。劉正軒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後,便讓來福駕著馬車,一同前往縣城去尋找金牙子。
一路上,微風輕拂,帶來陣陣清新的氣息。劉正軒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他想著要在新野和司州開酒樓,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手。
如今家裡有住的地方,再買四個拖家帶口的廚娘,既能解決人手問題,又能讓她們安心為酒樓做事。
到了縣城找到金牙子,金牙子一聽劉正軒的要求,便立刻行動起來。沒過多久,就帶來了幾個合適的人選。
劉正軒仔細地挑選著,最終選定了四個廚娘。這四個廚娘分別叫王翠蘭、李芳雲、張彩雲和劉月娥。她們看上去都十分樸實勤勞,而且各自帶著家眷,讓劉正軒感到十分滿意。劉正軒讓金牙子安排車送去鏢師酒樓,金牙子笑著應承下來去忙活。
劉正軒帶著她們來到鏢師酒樓。此時,他的母親張會蘭正在酒樓裡忙碌著。
劉正軒向母親說明了緣由,張會立刻安排了住宿。劉正軒囑咐四個廚娘先在酒樓跟著學習,熟悉酒樓的運作和菜品的製作。
安排好廚娘後,劉正軒便踏上了回家的路。當他回到家時,卻發現夏逸塵已經回來了。
夏逸塵身邊還站著四個四十多歲的武林人士,他們個個氣質不凡,顯然都是有真功夫的人。此外,還有一個道士帶著個十二三歲的小徒弟。
這四個武林人士分別叫張弘毅、錢宇光、徐浩然和郭俊輝。他們都有著豐富的江湖閱歷和精湛的武藝。那個道士名叫楊雲清,小徒弟名叫吳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