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和石掌櫃心中暗自思索。他們剛聽說劉家對司馬尚有救命之恩,如今劉家和侯爺扯上了關係,這可不能輕視。在這紛繁複雜的世道中,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少一個敵人就少一堵牆。他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定要和劉家交好,多個照應總歸是好的。
走進酒樓,一樓的散廳之中,擺放著眾多桌椅,那暗紅色的布匹將桌椅包裹,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與晉朝酒樓的傳統樣式截然不同。
眾人踏上樓梯,眼中滿是驚奇之色。那混凝土的樓梯是他們前所未見的,樓梯上的木製扶手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每一處線條都流淌著細膩的工藝,彷彿在訴說著建造者的用心。
一路來到四樓,劉正軒領著眾人進入一間包廂。抬頭望去,上方赫然刻著 “冬梅傲霜廳” 幾個大字。走進包廂,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木刻畫面,那是在冬天蕭條的季節裡,一處懸崖之上,梅花傲然綻放。那梅花的姿態栩栩如生,似乎能讓人感受到它在嚴寒中不屈的精神。在右邊,刻著一首
《卜運算元?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賀淵甫見此,不禁讚歎道:“好詩!” 縣令也隨之喝彩:“不錯。”
包廂內,一張圓桌擺在中央,圓桌上放置著稍小一些的圓盤,輕輕一碰,圓盤便能靈活轉動。外圈整整齊齊地擺放著碗筷酒杯。椅子的靠背和座墊都包裹著暗紅色的布匹,坐上去柔軟舒適。在門口靠牆的位置,擺放著轉角的木製沙發,還有兩張單人沙發分佈在兩邊。劉為宗有條不紊地給縣令和賀淵甫、司馬尚安排好座位,其他人也依次坐定。
此時,身著旗袍的繡娘嫋嫋娜娜地走進來,她們的動作優雅,為眾人沏茶。茶香嫋嫋升起,瀰漫在整個包廂之中。
賀淵甫好奇地問道:“這牆上的詩文是何人所作?”
劉為宗笑著回答道:“是小兒正軒所做。這酒樓每個包間都有著不同的風格,也都有獨特的題詞。”
賀淵甫聽了,心中躍躍欲試,若不是其他包廂已有客人,他真想立刻去每個包間都參觀一番。
不一會兒,穿著旗袍的繡娘們端上了豐盛的菜餚,那些菜餚與樓外懸掛著的圖案毫無二致。在開席之前,劉正軒引領著縣令、賀淵甫等人前往洗手間洗手。那現代風格的洗手池以及自動沖水的廁所,再次讓他們大開眼界。
眾人洗手歸來,正式開始用餐。縣令看著滿桌的珍饈美味,不禁感嘆道:“此等佳餚,實乃人間美味。”
賀淵甫也點頭稱讚,對菜餚的精緻讚不絕口。劉正軒熱情地為大家介紹著每一道菜的特色,從食材的選取到烹飪的技巧,都詳細地講解著。
隨著宴席的進行,氣氛越來越融洽。縣令與賀淵甫相談甚歡,從詩詞歌賦談到天下大事。劉正軒在一旁適時地加入話題,展現出了他的博學與睿智。司馬尚想著侯爺交代的事情,偶爾附和著。其他人也都沉浸在這愉快的氛圍之中,享受著美食與歡樂的時光。
在這 “冬梅傲霜廳” 中,彷彿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那木刻的梅花、牆上的詩文、精緻的菜餚以及眾人的歡聲笑語,共同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畫面。這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宴席,更是一次文化與美食的交融,一次心靈與情感的交流。
張會蘭帶著老鴇、蘇婉清以及一干打手,緩緩走上了酒樓四樓。在一間包廂前,他們停下了腳步,那門楣上寫著 “天山行軍館” 幾個大字,帶著一種古樸與神秘。
眾人走進包廂,大廳的牆壁上一幅圖案立刻吸引了他們的目光。連綿的天山山脈宛如一條沉睡的巨龍,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那皚皚白雪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寒風似乎正從那畫面中呼嘯而出,整個天地一片蕭索,不見絲毫春花爛漫,唯有嚴寒瀰漫在每一寸空間。
畫面的核心位置,一位將軍身姿筆挺,猶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山峰矗立其間。他的手穩穩地扶在腰間所懸掛的寶劍之上,腳下是已然毫無生機的樓蘭敵寇。他的目光堅毅無比,仿若鋼鐵,穿透了層層風雪,直直地朝著樓蘭所處的遠方望去,彷彿在那目光的盡頭之處,便是他即將奔赴的戰場。而在他的身側,一位同伴正悠然地吹奏著笛子,那悠悠的笛聲於這冰天雪地之中顯得格外空靈清越。
右邊還鐫刻著一首《塞下曲》。蘇婉清凝視著那詩句,內心泛起層層漣漪。她暗自思量著:“這莫不是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