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處的岩石微微泛著灰白色,在那透過樹葉縫隙灑下的斑駁陽光中,偶爾會反射出點點光芒,好像神秘的訊號。
四周的土地未經人工修整,保持著最原始的樣子。厚厚的落葉堆積在地上,腳踩上去,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彷彿是大地給自己鋪的一層柔軟厚實的地毯。
劉正軒率先往前走,帶著眾人走進洞裡。瞬間,一股古老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個還沒被開採的石灰礦洞內部,就像一個隱藏在地下的神秘宮殿。
洞頂掛著形狀各異的鐘乳石,有的像針一樣纖細,尖銳鋒利;有的像柱子一樣粗壯,雄偉壯觀。它們像是從漫長的歲月中垂落下來的藝術品,在微弱的光線裡散發著柔和的光澤。這些鐘乳石和石灰礦的巖壁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奇異美麗的景象,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石灰礦的巖壁呈現出一種純淨的淺灰色。那平滑的表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石灰岩層自然堆積的紋路,一層一層,就像大地的史書,默默地講述著漫長歲月中地質的變化。有些地方的石灰層質地細膩,好像被能工巧匠精心打磨過,光滑得像鏡子;而有些地方則比較粗糙,保留著岩石形成時的原始樣子,充滿了古樸和滄桑的味道。
在礦洞的深處,沒有一點人工開採的痕跡。地面上,一些奇特的結晶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著微光。這些結晶也許是石灰礦在特定的環境下經過漫長時間形成的,它們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像閃亮的寶石,晶瑩剔透,散發著迷人的光芒;有的像透明的花朵,嬌嫩欲滴,彷彿隨時會開放。它們為這黑暗的礦洞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的世界。
洞穴裡,空氣安靜又幹燥,瀰漫著淡淡的石灰味。那是這座石灰礦特有的味道,帶著遠古的記憶和大自然的氣息。偶爾,有地下暗河的潺潺流水聲傳來,那聲音空靈悠遠,彷彿是從另一個時空傳來的美妙聲音,在這寂靜的洞穴中顯得特別清晰。
劉正軒帶著眾人,把洞內仔細地轉了一圈。洞內的空間比想象中要大,更讓人驚喜的是,居然還有個山洞。這個山洞比起外面的主洞,規模要小一些。眾人走進裡面,只見洞壁上到處都是很多半透明的晶體,地面上也堆了不少。劉正軒蹲下來,神情專注,眼睛緊緊盯著這些晶體,認真研究了好久。
劉正強看著他這麼認真,心裡十分好奇,忍不住問道:“二弟,這些晶體又是啥石頭啊?感覺好硬呢。”
劉正軒臉上帶著笑,抬頭看向劉正強,回答道:“大哥,這也是好東西,不過暫時咱們用不上,先別管它們了。”說完,劉正軒站起來,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目光又看了一眼那些晶體,然後帶著眾人離開了這個小山洞。
發現這個石灰石礦洞沒有其他出口, 劉正軒笑著說道:“我們先出洞,去這山上看看。”說完,他就率先走出去,走出山洞。
眾人懷著或忐忑或好奇的心情,緊跟在他後面走出山洞,然後一步步走到山頂。當他們看向四周時,心裡都吃了一驚。
只見四周都是陡峭的懸崖,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山頂和外界隔開了。那懸崖的石壁筆直地往下垂,幾乎是九十度角,就像被巨大的斧頭劈開一樣,顯得非常冷峻威嚴。石壁的表面並不平整,有著歲月風化的斑駁痕跡,還有雨水沖刷出的淺淺溝壑,彷彿是大地滄桑的皺紋,記錄著歲月的變遷。
從山頂邊緣往下看,那是讓人膽戰心驚的萬丈深淵。懸崖下面雲霧繚繞,像輕紗一樣飄動,讓人看不清底部的情況,給這陡峭的懸崖增添了幾分神秘和危險的感覺。
在陽光的照耀下,懸崖的一側被照亮,呈現出冷峻的灰白色,而另一側處在陰影裡,顯得幽暗深沉,彷彿隱藏著無數未知的秘密。一番檢視,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眾人就跟著劉正軒原路返回。到達石灰石洞口時,劉正軒笑著說:“進去,採些石灰石帶回去。”
眾人依次進入,在洞裡忙碌起來,沒多久就採了很多石灰石,各自的揹簍都裝得滿滿的。劉正軒看到眾人準備好,就帶著大家下山回村,說好明天早上再來。
到了廠區,劉正軒有條不紊地指揮眾人把石灰石都卸在水泥廠,然後說道:“大家辛苦了,都各自回家休息吧。”眾人聽了,紛紛離開。
他三叔劉為先這時笑著走過來問道:“正軒,你們費這麼大力氣背這些石頭回來幹什麼?”
劉正軒臉上帶著笑,耐心地說:“三叔,這些是石灰石,用處大著呢。煅燒之後可以用來刷牆,還能防毒,實際的用處多了去了。”
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