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讓李鐵匠做鉛字模,沒告訴用途,也沒讓李鐵匠刻字,就是想把工序分開,把關鍵的工序讓自己家人做,防止洩密。
李在林吃了兩天藥,病差不多好了。劉正軒告訴他,今天可以帶著弟弟去小山上練弩箭,順便把抓到的獵物帶回來。李在道聽到,高興得跳起來,特別開心。
安排好這些,劉正軒父子帶著來福去接村長,然後一起去朝陽縣城。
到了縣衙,劉為宗跟衙役說明來意,大家就進了後院見到縣令。劉為宗趕緊從懷裡拿出一百兩銀票,快步走過去,塞給縣令:“大人,我今天又要麻煩大人了。”
縣令接過銀票,臉色不變,一點也不客氣,直接塞到大衣袖子裡。劉正軒看到這情況,心裡暗暗吐槽:“難怪古人的袖子這麼大,原來有這個用處,真是藏錢的好地方。”
縣令收了銀票,對於吃飯當然不會拒絕。他帶著鋪頭、手下的衙役,浩浩蕩蕩地跟著劉為宗去酒樓。
到了酒樓,大家分成兩桌坐。縣令坐在最上面,鋪頭、村長和劉為宗在兩邊陪著,劉正軒和來福坐在下面。其他衙役們坐另一桌。酒菜當然是最好的,山珍海味擺滿桌子。
村長劉為民和劉為宗輪流敬酒,沒多久,縣令也有點醉了,臉紅紅的,眼神有點迷糊。衙役們更是放開了喝,一點也不拘束,好幾個都東倒西歪,醉得不行,有的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有的嘴裡亂說,胡言亂語。這頓飯吃得特別高興,吃飽喝足後,劉為宗又送縣令回縣衙。
劉正軒又讓來福帶著去牙行,找到金牙子,買了個手藝不錯的木匠。這個木匠叫袁宏慶,三十多歲,手藝很好。他的媳婦王氏溫柔善良,兒子十四歲,叫袁文超,長得眉清目秀,很聰明。現在新房大地方多,劉正軒買人都挑帶著家人的,有家庭的人更有歸屬感,有牽掛就會更忠心,能全心全意給劉家幹活。
在回去的路上,劉為宗轉頭對村長說:“村長,地契辦好了,還得麻煩村長找些老實可靠的人來幹活。”
劉為民酒喝得多,有點上頭,醉醺醺地問:“打算找多少人?”
劉為宗笑著說:“先找二十個,每人每天還是二十文錢,管中午一頓飯。明天早上都開始幹活。”
劉為民聽到工錢高還有好飯吃,心裡想著把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弄來幹活,這麼好的事,可不能錯過。於是他乾脆地回答:“回去我就找人,保證給你辦好。”
進了村,村長劉為民下車後,走路搖搖晃晃去找人。劉為宗給袁宏慶一家安排了單間,房間又大又亮,傢俱都有。
劉正軒和來福駕著馬車去找村裡的木匠劉為順。到了木匠家,劉為順把新做好的紡紗機和織布機零件交給劉正軒。速度很快,又各做了四套。
劉正軒仔細檢查尺寸後,讓來福把東西裝車帶回家。他的眼神很專注很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小地方,保證零件的質量沒問題。
到家後,劉正軒叫來兩個木匠,到新蓋好的作坊裡裝織布機。劉為宗站在旁邊,看著裝好的五架紡紗機和五架織布機,心裡有很多感慨。想起以前,家裡的織布作坊被人故意放火燒了。但是就算這樣,他還是想堅持做布匹生意,不肯放棄。他有點激動地說:“正軒,讓繡娘們都來織布試試。”
劉正軒回答:“好的爹。” 然後讓來福把十個繡娘們都叫來。
繡娘們來了之後,劉正軒拿出買的葛麻纖維紗線,開始耐心教她們怎麼把線裝在紡錘上繞好。這紡紗機操作不難,在劉正軒的指導下,繡娘們很快就學會了。
只見五個繡娘一隻手穩穩搖著輪子,另一隻手靈活地壓線,八個紡錘飛快地轉著,紡出來的紗線比以前快了七八倍呢。而且等她們更熟練以後,速度肯定還能更快,這可把繡娘們和劉為宗驚到了,他們臉上都是驚訝的表情。
接著,劉正軒又教繡娘們用織布機。他坐在織布機前,熟練地織布,仔細給繡娘們講操作的重點。以前繡娘們用的織布機沒有木梭,這次新的織布機有六個木梭一起轉,繡娘們可期待了。劉正軒講完,就讓五個繡娘先試試。
這些繡娘織布技術很好,學新織布機也快。她們看到用新織布機織布的速度快了很多,織出來的布又平又勻,質地還很細,還能根據壓線的疏密織出不同厚薄的布,用處更多了,旁邊的繡娘和劉為宗又被驚到了。劉為宗心裡一下子特別想重振家裡以前的生意。
然後,劉正軒又讓另外五個繡娘操作,她們也很快就會了。劉正軒跟她們說:“你們就在這多織點布,等我把印染的工具做好,再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