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軒還給他們一家人都發了大紅包,趙勇富一家人特別高興,不停地道謝。
趙勇富走後,劉正軒從懷裡拿出兩份地契,遞給張會蘭說:“娘,這是我在朝陽縣城買的一個酒樓和一套宅院的地契,您收著。”
這段時間劉正軒教兩個廚娘做了很多新菜。他要開酒樓,張會蘭對他很有信心,覺得酒樓生意肯定會好。張會蘭也知道劉正軒要開鏢局,還要舉辦擂臺賽,她沒說啥,就笑著把地契收下了。
兩個廚娘安排好後過來了,劉正軒讓劉勇富帶著她們去廚房,跟著以前的廚娘周傳香學做菜。
午飯做好後,劉正軒和四個廚娘一起把飯送到工地。村民們忙了一上午,都累得不行,看到好吃的,一下子就來了精神。村民們端著碗,都蹲在地上大口吃起來。
劉正軒和劉為宗、村長劉為民坐在一起。劉正軒說:“爹,上午我去見縣令,說要舉辦擂臺賽招鏢師,縣令同意了。”停了一下,他又說:“縣令同意後,我就在朝陽縣城買了個酒樓,想在擂臺賽前開業。所以,我想再招些人,加快工程進度。”
劉為宗現在知道劉正軒有點能耐,想到酒樓以後生意會好,就問:“還要招多少人?”
劉正軒笑了笑說:“先招四十人。”然後又笑著對劉為民說:“村長,這事就麻煩您多操心了。”
劉為民一聽還要招人,特別高興,村裡好多人都想來劉家幹活,幫劉家招人是很有面子的事,村裡人也會更尊重他。“正軒,我吃完飯就去幫你招人,明天早上人就能來幹活。”
劉正軒笑著說:“村長,謝謝您。每人每天還是二十文工錢。”
吃完飯,村長哼著小曲,高高興興地去招人了。劉正軒讓他爹劉為宗留在工地看著,自己和廚娘們收拾好就回家了。
回到家,劉正軒拿出鉛筆,認真設計酒樓的佈局。花了一個多時辰,酒樓的新結構圖差不多畫好了。他叫劉勇富把王三貴、劉成磊和李在道叫來,一起趕著馬車去朝陽縣城。
在路上,劉正軒坐在車廂裡,還在專心默寫教材。
到了朝陽縣城鐵匠家,李鐵匠正在忙著打造箭矢。看到劉正軒來了,笑著打招呼:“劉公子來了。”
劉正軒也笑著回應:“李叔忙著呢。”
李鐵匠說:“箭矢已經造了五百多支了,再過十天就能全部造好。”
劉正軒說:“李叔,您看看這個。”說著拿出鋼筋配筋大樣圖給李鐵匠。
圖紙上清楚標著長短粗細尺寸和數量。李鐵匠看明白後問:“劉公子,你打算用啥材料做這些?”
劉正軒笑著回答:“用普通的邊角廢料就行,樣子不用太好,只要長短粗細和數量對就行。”
李鐵匠說:“這樣的話就快了,五天後就能來取。”
劉正軒又說:“李叔再給我打造四口鐵鍋,和之前的一樣。”
李鐵匠笑著說:“鐵鍋的尺寸我還有,五天後來拿的時候一起拿走。”
劉正軒笑著問:“李叔,我五天後來取,五十兩銀子夠不?”
李鐵匠連忙笑著說:“夠了,謝謝劉公子。”
劉正軒說:“李叔,我先把造好的五百支箭矢裝到車上帶走。”
李鐵匠見此情形,趕忙招呼兩個兒子過來幫忙搬木箱。那些做好的箭矢整整齊齊地裝在木箱裡,且都蓋得嚴嚴實實,總共裝了五個箱子。劉正軒也指揮王三貴和李在道一同幫忙搬運。將所有木箱都裝上馬車後,劉正軒向李鐵匠辭別,準備回家,李鐵匠滿臉笑意地把他送出了門。
劉正軒登上馬車後,又繼續全神貫注地默寫那些教材,彷彿周遭的一切都不存在。
回到家,劉正軒即刻喊來管家劉勇富,安排人手幫忙把那些木箱搬到庫房裡,並仔細鎖好,以防出現任何差錯。
隨後,劉正軒回到自己的臥室,繼續專心致志地繪製酒樓的裝修設計圖。他沉浸於自己的設計之中,每一筆每一劃都極為用心,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到了晚飯時分,他終於成功地將裝修圖全部繪製完成。
晚飯後,廚娘們熟練地架起燒烤架子,準備烤肉。新來的廚娘在一旁認真觀摩學習,眼睛一眨不眨,唯恐錯過任何細節。
下人們站在外圍,雖然每個人只能分得少許烤肉,但他們臉上依然洋溢著期待與滿足的神情,彷彿這一點點美味就能讓他們忘卻一天的疲憊。
劉正軒像往常一樣,繼續講述精彩的故事。劉家的孩子們按順序輪流進行速記,宋體書寫相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