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村裡新屋韻無窮,外公自豪喜氣濃

飯後,張會蘭帶著下人們去新房安排住宿。在大晉朝,第一天住新房,有很多講究和習俗。需要燒一壺開水,那裊裊上升的水汽,意味著財源滾滾而來,好像為新家帶來了無盡的財富和好運。

接著,要把開水倒進房間裡的各個池盆裡,不管是廚房的水缸,還是廁所裡沖水的木桶,都要裝滿。這是寓意盆滿缽滿,象徵著家庭的富足和繁榮。

每個房間還要把窗戶全部開啟,讓四周的清風自由地吹進來,但是風不能朝著大門吹,這是有風生水起的意思,好像在祈求家庭的運勢像這清風一樣,順利無阻,蓬勃向上。

等這些儀式都做完之後,張會蘭開始給大家分配房間。十個繡娘安排在一間通鋪裡,彼此相伴,倒也熱鬧。

趙勇富一家人住在一個單間,享受著屬於他們的私人空間。李在林兄弟倆住在一個單間,這樣的安排,既能相互照顧,又能增進兄弟感情。

老屋裡,孩子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圍在劉正軒身邊,嘰嘰喳喳,纏著他繼續講那些精彩的故事。因為晚飯的時候家裡忙,廚娘沒有時間準備燒烤零食,孩子們頓時覺得嘴裡沒味道,心裡很不習慣,吵鬧聲一陣接著一陣,好像在抗議零食的缺少。

劉正軒看到後,無奈地笑了笑,只好從屋裡拿出一些烏梅、蜜糖,分給孩子們。孩子們接過零食,馬上安靜了很多。

劉正榮和劉正萍兩人則輪流快速記錄故事。也許是因為有零食的鼓勵,也許是因為對故事的熱愛,一晚上竟然記了六集之多。

明天就要搬家並且擺酒席,劉正軒知道大家需要養精蓄銳,便收起手稿,輕輕地揮了揮手,說道:“天色已晚,大家都散了吧,早點休息,明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各自離開,屋裡漸漸恢復了平靜。

第二天清晨,劉家人都早早地起來,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吃過早飯,大家各自分工,忙著準備搬新家。

搬家需要選擇一個好的時間,這是大晉朝的傳統習俗,劉方亮老兩口對此特別重視。他們根據多年的經驗和對黃曆的研究,早就確定好了合適的搬家時間。

之前劉為宗家遭遇了火災,這讓老兩口心裡更加敬畏和謹慎,在他們心裡,遵循習俗,就是祈求神靈保佑,保證家庭平安順利。劉方亮叫來劉為宗和劉正軒,讓他們兩人一起著一個裝滿了米的木桶。木桶裡,放著一張寫著 “常滿” 的紅紙,那張紅紙鮮豔奪目,好像承載著家庭對富裕生活的嚮往和期待。

米桶裡還藏著一個信封,信封裡裝著一百五十兩的銀票和十八兩碎銀,總共 168 兩銀子,這個數字取“一路發”的意思,寓意著家庭在未來的日子裡,不管是財運還是運氣,都能一路順利,興旺發達。兩人小心翼翼地抬起木桶,神情莊重嚴肅,彷彿肩負著家庭的使命和希望,一步一步,穩穩地朝著新房走去。

按照習俗,其他人進新房每次手裡都不能空著,至少要拿一樣東西。大家紛紛響應,有的捧著衣服被子,有的提著生活用品,有的抱著家裡的擺件裝飾,都滿心歡喜,腳步輕快地走向新房。

新房的大門上,貼著一個大大的、方方正正的紅色福字,那福字鮮豔耀眼,好像一顆璀璨的紅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彷彿在向世界展示劉家的幸福和美滿,是家庭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聲呼喊和祈禱。

而院子裡其他門上貼的都是倒著的福字,這是“福到了”的意思,別有一番趣味和情調。這些精美的剪紙,都是劉正軒買來的紅紙,認真教繡娘們精心製作的。繡娘們第一次做這樣的新鮮事,都非常驚訝,她們萬萬沒想到,這位少爺竟然還有這樣巧妙的本事,能把普通的紅紙變成這麼漂亮的藝術品,心裡對劉正軒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等大家進了新房,只見 21 根檀香已經被點燃,那淡淡的煙霧繚繞升起,散發著一股清幽的香氣。大家從新房的左邊慢慢進去,檀香的濃煙嫋嫋升起,像靈動的精靈,上下燻掃著廳房、廁浴、廚灶,就連天花板、牆壁和牆腳都沒有放過。

然後,人們又從房子的右邊出去,走到外面安全的地方,把檀香輕輕熄滅扔掉。這個儀式是為了去除邪氣,祈求平安吉祥,好像是在為新房進行一場神聖的洗禮,趕走所有的晦氣和不祥,迎接新生活的陽光和美好。

大晉朝還沒有火藥和鞭炮,每逢紅白喜事,都是點燃爆竹來增加喜慶的氣氛。劉為宗讓下人們點燃從後山砍來的竹子,當竹子被大火吞沒,發出畢畢啵啵的清脆聲音,為這個搬家的喜慶日子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