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小沿戰術非常契合並能快速提高他實力的,還有剛得到的那根飛針,薩江要求他儘快掌握飛針,爭取在下次實戰中能夠使用。
至於那偵測法盤,唐小沿交給了薩江保管,他現在暫時無法驅動法盤。
薩江接過法盤,收進儲物袋,然後和芒西桐圖幾人去軍營中專為修士提供的交易區,他們要把大蛇身上的產出換成靈石。
幾人還打算購買一些唐小沿在廣雲城買的那幾種隱匿符籙,包括水遁符,木遁符和土遁符,並多買一些神行符備用。
在朵左沼澤的戰鬥中幸虧唐小沿有水遁符,才保證了他在沼澤中不被尼姓修士等人發現,出其不意地偷襲了對方手下,讓勝利的天平傾向了自己這方。
現在薩江幾人終於認識到隱匿符籙的重要性,決定補齊這塊短板,他們這次僥倖活了下來,估計那窮崖是不會罷休的。
儘管軍中交易區售賣的隱匿符籙價格比廣雲城貴了好幾倍,但這是必須要買的,好在大蛇的產出能換到足夠多的靈石,採購之後還會有很多盈餘。
唐小沿留在營帳中熟悉飛針的使用法門,他將飛針拿在手上觀察,飛針比看上去的更重,重量超過了同體積的銀。
這飛針通體銀灰色,手指粗細,長度剛超過手掌,後部是渾圓的截面,前半段分出了兩股螺旋,很像本世界鑽機的螺旋鑽頭。
兩股螺旋形扭轉著往前端聚整合鋒利的尖端,極其鋒銳,想必這飛針在飛行途中是急速旋轉的,刺入物體後這旋轉力可以破開非常堅硬的物質。
難怪沼澤中粗大堅實的樹幹被這飛針視作無物,毫無阻礙地一透而過,包括那更加堅硬的巨蛇頭部鱗片和頭骨,在飛針面前就像豆腐一般!
唐小沿在回途中聽薩江幾人詳細描述了老木身死時的情景,那時就對這飛針的犀利感到驚訝。
飛針圓柱狀的後半部刻著複雜的陣法紋路和兩個篆文,唐小沿認得是庚銀兩字,看來這庚銀就是飛針的名稱了。
但這飛針針身除了這兩個篆文之外就沒有別的文字了,怎麼使用他完全沒有頭緒。
他翻遍了尼姓修士的儲物袋,也沒找到飛針的驅動之法,儲物袋中沒有任何刻著資訊的玉簡,要驅動這飛針只能自行摸索。
好在唐小沿經過這段時間薩江幾人不斷科普修真的基礎知識,總算對驅動符器法器之類的常用方法有了些瞭解。
他試著將真氣灌注到飛針中,想以此駕馭飛針,但這東西只是靜靜地躺在手心,沒有任何動靜。
不過當他神意隨著真氣到達飛針內部後,發現飛針內外並非同一種材料鑄造。
外部是某種合金,薩江判斷這飛針的合金中含有沉銀,那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煉器材料。
沉銀合金內部是一根玉質的芯,牙籤般粗細,神意探入玉芯中,唐小沿就解讀到了文字資訊。
原來這飛針的驅動法門藏在這玉芯當中,唐小沿把飛針放在額頭上,渡入更多神意,全力解讀起來。
這篇法訣內容並不艱深,他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庚銀飛針的驅動法訣和風靈遁法類似,需要掐動十個手印法訣,將真氣神意沿著法訣刻畫的法陣紋路灌注到針身內部,即可自如地驅動飛針。
有了風靈遁法的學習經驗,唐小沿很快就初步掌握了飛針的驅動之法。
他將飛針放在手心,灌注真氣神意之後將飛針拋向頭頂空中,接著雙手快速結印,這結印過程必須在一息之內完成,否則飛針就會掉到地上。
結印完成後真氣神意就驅動著飛針上的陣法和飛針本體結合,到此就能隨意指揮飛針進行攻擊,飛針在飛行時可以轉彎或沿弧形飛,完全隨心意掌控。
他剛掌控飛針就能驅動它在百米內發動攻擊,超出了他的風刃法術,這飛針射程和威力也會隨著他實力的提高而提高。
這就是法器類的優勢,法器符器等器物具有物質化的真氣載體,比大多數術法和法術更具威力和距離優勢。
當然他的風刃法術是築基期才能使用的,威力和射程又超過了絕大多數煉氣期用的符器。
開始時唐小沿並不能在飛針落下前完成法訣,往往飛針落到地面他才掐完訣,隨著熟練程度提高,最後他終於在一息內完成手印,使飛針飛了起來。
飛針的掌控極耗真氣神意,他只完整地使用了一次就幾乎用光了自己的真氣!
用尼姓修士的歸氣丸補充真氣後他才能再次使用,看來得到交易區多買些歸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