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和借鑑,但時代在發展進步,如果始終墨守成規、不知變通,那麼最終只會被淘汰出局!”
說罷,朱標邁步徑直走向周督造,停在了距離對方僅有咫尺之遙的位置。他用一種飽含信任與期望的目光注視著周督造,然後語重心長地緩緩開口說道:“這樣好了,既然目前已經出現了這麼多棘手的難題,那你不妨將它們全部毫無保留地向我一一道來。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集思廣益,就一定能夠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案,確保這艘遠洋巨輪順利完工併成功出海遠航!”
周督造聞言,猶豫了一下,還是將材料短缺、人手不足、技術瓶頸等問題一一說了出來。
聽完周督造的訴說,朱標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他沉吟片刻,突然問道:“除了現有的木料產地,你可曾想過,去其他地方尋找新的供應地?”
周督造一愣,隨即連連搖頭道:“殿下,這萬萬不可啊!尋找新的木料產地,耗時耗力,而且風險極大,簡直是天方夜譚!”
朱標看著他那副畏縮的樣子,心中暗歎一聲,看來,想要完成遠洋探索的計劃,還需要自己親自出馬才行。
朱標嘴角微微一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天方夜譚?朕偏要將這天方夜譚變成現實!”
幾日後,一隊隊馬車滿載著上好的鐵木,緩緩駛入造船廠。工匠們看著這些堅硬、厚實的木料,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周督造更是瞪大了眼睛,跑到朱標面前,激動地問道:“殿下,這些木料……您是從哪裡找到的?”
朱標神秘一笑,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指著堆積如山的木料,豪氣干雲地說道:“現在,材料已經有了,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看著工匠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幹勁十足地忙碌著,或搬運木材,或敲敲打打,或測量尺寸,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朱標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著他們的工作進度,臉上逐漸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心中一直緊繃著的那根弦也終於慢慢地鬆弛下來。此刻,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他感到無比滿足和自豪。
就在朱標沉浸在這種愉悅心情中的時候,忽然,一個略顯低沉而又略帶沙啞的聲音從他的身後悠悠傳來:“殿下,您真的已經下定決心要出海遠航了嗎?”這突如其來的問話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打破了朱標的思緒。
朱標聞聲轉身,只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正站在距離自己不遠的地方。這位老者面容滄桑,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但那雙眼睛卻依然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朱標凝視著眼前的陌生老者,眼中流露出一絲疑惑之色,開口問道:“老人家,請問您是何人?為何會突然如此發問呢?”
老者輕輕嘆息一聲,然後邁著緩慢而沉穩的步伐走到朱標面前,微微躬身行了一禮後,才緩緩抬起頭來,語氣凝重地回答道:“回殿下,老朽姓吳,年輕時曾跟隨商船在海上漂泊闖蕩多年,可以說是歷經風雨、飽嘗艱辛啊......”說到此處,老者不禁搖了搖頭,似乎那些過往的經歷仍然歷歷在目。
吳老船員滿是溝壑的臉上寫滿了掙扎,他年輕時跑船,見過大海的波瀾壯闊,也經歷過狂風暴雨的洗禮。
朱標的出現,讓他沉寂多年的航海夢重新燃起,可家人的阻攔,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心中的火焰。
“殿下,您有所不知,我這老骨頭,早就被海風吹散了架。如今上有老,下有小,實在是不敢再冒這個險了!”吳老船員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朱標能理解他的顧慮,但他更清楚,像吳老船員這樣經驗豐富的船員,對於遠洋探索來說至關重要。
朱標深吸一口氣,走到吳老船員的家人面前,拱手道:“各位,我知道你們擔心吳老的安危,但請相信我,這次遠洋探索,意義重大,不僅關係到大明的未來,也關係到你們的切身利益。”
“殿下,您說得輕巧!這出海的風險,誰能保證?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一家老小可怎麼辦?”吳老船員的妻子聲淚俱下,語氣中充滿了擔憂和不滿。
朱標站在那裡,身姿挺拔如松,面對眾人的質疑與擔憂,他毫無退縮之意。只見他面帶微笑,語氣誠懇而又耐心地向這些人解釋著遠洋探索所蘊含的重大意義。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著朝廷即將採取的一系列周全且嚴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彷彿一幅詳盡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接著,朱標進一步深入闡述道:“諸位想想看,那遙遠的大洋彼岸究竟隱藏著多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