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面對尷尬的氣氛,蘇寧雪先溜為敬,“我借用一下你的書房。”
在她離去後,諸葛亮再次握住杯盞,杯中水映著他幽幽的眸子,水波盪漾,消失不見。
東屋——書房。
蘇寧雪推門而入,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字。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裡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字跡內裡藏鋒,鋒芒盡顯。
這首詩看似是葬歌,但其實是詠史詩,講的二桃三士的故事,而二桃殺三士的計謀是晏子所獻。
所以亮亮是崇拜晏子,在誇晏子的計謀嗎?不對!如果是崇拜就不會用讒言。
等等……翻譯完,正在解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蘇寧雪一愣,她都高考完了,還解析個鬼鬼?
而且作者還活著呢!她若是好奇就直接問。
她繞過屏風,跪坐於桌前,提筆開始畫圖。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絕對是亮亮的自謙。
平民百姓家中不會有這麼多藏書與筆墨紙硯。
她畫圖的手驟然一頓,南陽?系統說她現在是在隆中。
完全不記得時間,亮亮莫非是家道中落?
直接問亮亮的家庭情況是不是過於冒昧?
但所知事件對不上時間好痛苦。
她放下筆,滿意的欣賞自己畫出的輪椅,起身去尋諸葛亮。
“亮亮,你看看我畫的什麼?我還有些事情想問你。”
諸葛亮還坐在原位與她離去時一般無二,但蘇寧雪莫名從他的臉上瞧出緊張。
他怕蘇寧雪察覺出什麼,道:“什麼事?”
蘇寧雪將畫好的圖紙遞過去,斟酌開口:“我可以問你的家庭情況嗎?就是父母親人,亮亮不像是要住這種小地方的人。”
亮亮的衣著與書房佈置與他所住的屋子並不搭配。
“出身琅琊望族,幼時喪父喪母,後與弟弟跟隨叔父。”諸葛亮邊看圖紙,邊敘述自己的過去。
蘇寧雪舉爪弱弱道:“亮亮還有弟弟?”
她還以為亮亮是獨生子,以為亮亮是南陽人,沒想到竟然是琅琊人。
“嗯,家弟去尋兄長。”
“亮亮還有哥哥?”又是一聲驚呼,這讓諸葛亮以為自己有兄長是一件很令人驚訝的事。
“有。”
“書房的詩……亮亮是崇拜晏子,還是討厭他?”
“二桃殺三士”的計謀可上謀略榜,晏子是絕佳的謀士,但詩中看不出對晏子的推崇,甚至用上“讒言”二字。
這般直白的問題,讓諸葛亮不知應該如何作答,這是可以直說的嗎?
“你說說我每一句都在寫什麼。”諸葛亮自認為他表達的很明確。
蘇寧雪望著他,圓圓的眼眸轉動,閃過一抹狡黠:“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是在說步行走到姓齊的城門,遙遠的看著晃動充滿陰間氣息的地府。”
“咳咳咳……”諸葛亮被自己的口水嗆的直咳嗽。
姓齊的城門?晃動充滿陰間氣息的地府?
“咳咳咳……”
看著他咳的通紅的臉,蘇寧雪猛然察覺她又闖禍了,慌忙扶住他,輕撫他的背脊,為他順氣。
“沒事吧?”
“無事。”諸葛亮反應過來,蘇寧雪是在逗他,緩了緩道:“我並不喜晏子此計。”
“為何?這計謀很成功,以小博大。”在蘇寧雪看來此計沒有任何問題。
諸葛亮解釋道:“並非在於計謀本身,晏子為齊國丞相,可卻害了三位賢才。”
“可……”蘇寧雪沒有繼續說下去,若國君不願,晏子的計謀也不會成功,在齊國君主眼中,晏子何嘗不是能臣?
不過這也讓蘇寧雪多瞭解諸葛亮一分。
為相者,當為國惜才,盡其器用,這是亮亮的想法。
若蘇寧雪是主公,她恐怕會愛死諸葛亮這樣的丞相,但若讓她當這樣的丞相?額……死去吧!幹不了!一分鐘都幹不了。
“可以幫我拿筆來嗎?”諸葛亮有沒有繼續剛剛的話題,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他不會強求所有人都與他一般。
“好。”蘇寧雪快步著將筆拿過來。
諸葛亮詢問道:“我可以在上面修改嗎?”
“自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