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舊的青石磚臺階上,有的地方已經被踩得溜光,有的地方則已經殘破裂開。臺階下果然停著一頂軟轎,旁邊站著四個壯實的武僧。
蕭傾看了一會兒,道:“這條路是禮佛道吧。”
覺言多看了蕭傾兩眼。
禮佛道是香客上山禮佛必經之路,為示敬意和虔誠,香客從進寺門開始就會一步一步走上青石階,一路上禮拜眾佛,最後一直到達山頂遠遠看另一個山頭的天音鍾,這才算圓滿。
按照慣例,禮佛道自然是親自走上去為好,但是在蕭傾來之前,太傅就先打了招呼,雖然沒有明說,但覺言聽出來了,這位陛下年幼,體弱多病。
小陛下這次來是為了中秋之日祭拜武魂,在這之後的三天,還要參與冗長繁雜的法事。這種情況下,為小陛下節省一點精神和體力是必要的。
方才覺言也看過了,這位小陛下身形瘦弱,面藏憂色,這不是長壽之相。
覺言心中一時起意,想到如今躲在禪房中的那位雖然看起來不太正經,但參禪悟法,識人相面絕對甩他幾條街的師弟來。
不知道吊兒郎當的師弟會不會對小皇帝感興趣?
這個念頭不過一閃就沒了,覺言不露聲色道:“陛下體貴,雖是禮佛道,只要心中有佛,或走或不走,不過都是形式。”
師弟從小就不肯好好遵守那些形式的東西,如今長大了雖然在外人面前還肯做做樣子,但私底下也是怠惰得很。可是他們幾位師兄弟中,卻只有他結了佛緣,得了無上傳承。
蕭傾點頭,“雖是如此,朕初來乍到,還是需得顧念些形式的。”
她看了看那頂軟轎,“且先放著吧。”說著便抬步往上走去。
馬洪和趙右辰趕緊跟上,明岫墜在後面,想反對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