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臣一起走了,蕭傾便坐在桌案前,手指頭一下一下地點著那本奏摺。
王項倒還能笑著應是,可那位孫大人的臉色似乎不太好啊。
餘在廷嘛,存在感比較低,整個過程中謹慎守禮,話不多,表情也沒有什麼變化。
趙右辰進來的時候便看到蕭傾沉思的模樣。
“陛下。”他走近了幾分。
蕭傾抬起頭,因為一直在想那三個人的事情,這時候看向趙右辰的目光就有些空茫了。
趙右辰似乎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低聲問道:“陛下可還好?”他這是看到三個人走出南書房後神色似乎有些不同尋常,於是擔心蕭傾,進來詢問。
蕭傾顯然還沒能體會到趙右辰的心思,於是奇怪地道:“挺好的。”
趙右辰見她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情緒,便放下心來。
“王丞相和孫大人是朝中老臣,雖脾性各異,處事不同,但也都是文人秉性,知禮守節。如今雖然太傅不在,然君臣之道仍在。陛下不必憂心。”
蕭傾看過去,一手在側託著腮,似乎有些好奇的樣子。
趙右辰被看到莫名其妙,“陛下?”
“朕以為趙將軍是不會說這種話的。”
趙右辰是傅明奕的人。
今天這種狀況,按她推斷大概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傅明奕並沒有和王項等人針對武將補缺的人選問題進行溝通。另一種是他們溝透過了,但是沒有達成共識,又或者是曾經達成共識,但現在他們反悔了。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不算是什麼好事情。
所以說,傅明奕與王項等人並非並肩作戰的戰友,很可能還是今後會互相拆臺的對頭。
這種情況下,趙右辰說這話卻聽起來像是在幫王項他們說好話啊。
這就有意思了。
蕭傾一面想到這裡,一面又忍不住想要拍拍自己的腦袋。
這是在醫院電視劇看多了嗎?她這種把多活一天當作願望的人如今也會想這麼多這樣的問題了嗎?
趙右辰則是想到傅明奕臨走前和他之間曾有過的一段對話。
當時趙右辰擔心蕭傾年紀小,之前又未接觸過朝政之事,若是單獨應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像王項等這樣的老臣,恐怕會吃力。
但是傅明奕似乎比他要有信心得多。
當時傅明奕就說:“陛下自幼蒙此大變,處亂不驚,心性堅韌,只是王氣尚需積累。不過禮節在,則張弛有度。必要時可從旁引導,便是臣有二心,只要陛下恩威並重,必不會將朝局推向危險無可挽回之境。”
再想到眼下——三位大人進去的時候,他其實還是有些擔心的,所以三個人走出來後,他察覺到他們情緒不對,這才匆忙進來了。不過看小陛下的樣子,似乎不用他從旁引導什麼,她就已經自己應付好了。
趙右辰心裡對蕭傾的滿意又多了一點。
太傅雖然不在,但小陛下也不是普通的完全沒有主意的小孩子啊。
雖然形勢已經開始有些混沌不明瞭,但趙右辰看著蕭傾似笑非笑的樣子,竟然從這位小陛下身上得到了更多的信心。
“太傅曾說,禮節在,則張弛有度。陛下聰慧,臣慚愧。”
又是太傅。
蕭傾眨了下眼睛,“趙將軍,你可知武將空缺的事情?”
趙右辰心道:原來他們說的是這個事情。
他點頭,“這件事情其實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各地州府上報武將空缺的職位和職數,之前樞密院和兵部就一直在整理這些資料。”
“那你可知,太傅給朕留下一道摺子,點了幾個人?”
趙右辰點頭,又搖頭,“聽太傅說過此事,但是當時太傅尚在思考,並未告訴微臣有關人選的事情。”
時間倉促,情有可原。
蕭傾也不避諱,直接將兩份奏摺都拿出來,然後走過去遞給趙右辰,道:“這份是太傅走之前留下的摺子,這份則是王丞相等人領銜上奏的摺子。趙將軍可以看一看。”
趙右辰並沒有馬上接,而是半跪下來,道:“陛下,這是眾臣給陛下上的奏摺,微臣看的話,恐怕不妥。”
蕭傾看了他一眼,道:“趙將軍,朕並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您也知道,太傅不在,且歸期難定。您對太傅比朕更瞭解。朕想,這兩份摺子,如果趙將軍看的話,或許會告訴朕,如果是太傅,會怎麼做?”
趙右辰聽明白了。小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