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悔和氣憤。
近些年傅明奕將陛下管得太緊,他都快忘了當年傅明奕去北邊時,他們這位陛下每逢大臣刁難是如何做派。
這會兒,那個陛下又回來了。
殿中不知是誰沒繃住,輕輕笑了出來。
蕭傾眼尖,此時更加生氣。
“你笑什麼?”
“對了,剛才那位兵部尚書對,就是你。朕得誠心向你請教啊,朕的私兵,將來是要跟隨朕左右的,卻又與禁衛軍不同,他們需要在兵部入軍籍嗎?”
別說兵部尚書,就連王項都驚了。
歷代皇帝身邊都有一群人是不同於禁衛軍的,他們藏匿在暗處,輕易不會露面。
這種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但從不在明面上討論。
陛下這麼直白地說出來,這是……
“這……”兵部尚書一時失語了。
自從餘在廷被王項給調到姜州之後,就從自己的親信中提拔了一位應聲蟲安置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
這位兵部尚書平日裡以王項馬首是瞻,今天又配合劉御史打了頭陣。
蕭傾卻記得趙子苑曾說過,他有向兵部和樞密院上奏請旨,可後來都如石沉大海,最終也還是不允的事情來。
蕭傾曾問兵部發放軍需物資是否及時,充足。
趙子苑十分淡定地表示:“十之去三,已是多數。各州情況基本一致。”
這種事情若是不能解決,真到傅明奕想要北征的時候,大蕭軍危矣。
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差異。
蕭傾若不是這回出去一趟,不會知道蕭水以南的民眾都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不知道傅明奕發起的徵兵之策到了地方是如何推行的,不知道各州州軍是如何運作的,更不會如此真切感受到……
大蕭還有許多不完美,這些不完美其實不止是傅明奕的理想中想去改善的東西,更是她蕭傾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