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生活日記

著,汗水溼透了我們的衣裳。可四叔從不喊累,他總是說:“莊稼人,就是靠天吃飯,這點苦算啥。”

收割麥子的時候,四叔拿著鐮刀,動作麻利地割著麥子。我跟在後面,把割好的麥子捆成一捆一捆的。有時候,麥芒會扎到我的面板,又癢又疼。我忍不住抱怨,四叔就會說:“這點小傷算啥,想當年,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啥活沒幹過。”在四叔的鼓勵下,我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收完麥子,我們會把麥子拉到打穀場上。打穀場上,早已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忙著打麥子,機器的轟鳴聲、人們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四叔把麥子倒進打穀機裡,金黃的麥粒就從機器的另一頭源源不斷地流出來。看著那一堆堆的麥粒,我心裡充滿了喜悅。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田裡的稻子熟了,一片金黃。我們又開始忙著收割稻子。四叔說,秋天的太陽雖然沒有夏天那麼毒,但也很曬,要注意防曬。於是,他給我戴上了一頂草帽。收割稻子的時候,四叔會教我如何使用鐮刀,如何把稻子割得又快又好。在四叔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很多農活。

冬天,田裡的活少了,可四叔也閒不下來。他會在家裡編竹籃、竹筐,拿到集市上去賣。四叔的手藝很好,編出來的竹籃、竹筐又結實又好看,很受歡迎。我經常坐在一旁,看著四叔編竹籃。四叔的手很巧,一根根竹子在他的手裡,就像有了生命一樣,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精美的竹籃。

跟著四叔去田裡幹活的日子,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樂趣。那些美好的回憶,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在村裡,四叔是個熱心腸的人。誰家有個困難,他都會主動去幫忙。

記得有一年,村裡的李大爺生病了,家裡沒錢治病。四叔知道後,二話不說,就把自己攢的錢拿了出來,還發動村裡的人一起捐款。在四叔的帶動下,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很快就湊齊了李大爺的醫藥費。李大爺的病好了以後,對四叔感激不盡。

還有一次,村裡的張大哥家的房子漏雨了。那時候,正是雨季,雨下個不停。張大哥一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四叔知道後,馬上帶著工具去了張大哥家。他爬上屋頂,仔細地檢查了漏雨的地方,然後開始修補。四叔在屋頂上忙了一整天,終於把房子修好了。張大哥拉著四叔的手,激動地說:“四叔,多虧了你,要不然,我們一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四叔不僅幫助村裡的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還經常調解村裡的糾紛。村裡的人,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發生矛盾。每當這個時候,四叔就會出面調解。四叔說話公道,大家都信服他。在四叔的調解下,很多矛盾都得到了化解,村裡的關係也更加和諧了。

有一次,村裡的兩戶人家因為宅基地的問題發生了爭執,差點打了起來。四叔聽說後,趕緊趕到現場。他把兩戶人家的人叫到一起,耐心地聽他們講述事情的經過。然後,四叔根據村裡的老規矩,又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兩戶人家聽了四叔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最終達成了和解。

四叔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總是默默地為村裡的人付出,不求回報。在村裡人的眼裡,四叔是個大好人,是大家的主心骨。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都去城裡打工了。四叔的幾個孩子也不例外,他們在城裡買了房子,安了家。孩子們都想讓四叔去城裡享享清福,可四叔就是不願意。

四叔說:“我在這村裡住了一輩子,習慣了。城裡的生活,我過不慣。再說了,村裡還有這麼多老鄰居,我捨不得離開他們。”

儘管四叔不願意去城裡,但孩子們還是經常回來看他。每次孩子們回來,四叔都會特別高興。他會早早地去集市上買些孩子們喜歡吃的東西,然後在家裡準備一桌豐盛的飯菜。

孩子們回來的時候,也會跟四叔講講城裡的新鮮事。四叔雖然沒去過城裡,但對城裡的事情也很感興趣。他會問孩子們,城裡的房子是不是很高,城裡的馬路是不是很寬,城裡的人是不是都很有錢……孩子們會一一給四叔解答。

四叔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的心卻很年輕。他會跟著村裡的年輕人一起學習新的農業技術,嘗試種植一些新的農作物。四叔說,時代在進步,我們不能落後。

有一年,村裡引進了一種新的蔬菜品種,很多人都不敢嘗試種植。四叔卻第一個站了出來,他說:“我來試試,如果成功了,大家再跟著種。”四叔按照技術員的指導,精心地種植著這種蔬菜。經過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