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戰壕防線,裝甲部隊則憑藉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撕開人類防線的缺口。與此同時,保持與南方集團軍群的緊密聯絡,在突破防線後,與南方集團軍群共同向川盆及周邊地區推進,擴大佔領區域。進攻時,先由火力集團軍進行炮火壓制,隨後突擊集團軍迅速衝鋒,後續集團軍鞏固陣地,步兵師在衝鋒階段緊跟裝甲部隊,清理殘餘敵人,鞏固佔領陣地。
兵力部署
西南集團軍群投入2億兵力,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4個裝甲師、8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152個,總兵力達8064萬人。配備大量火炮,組成2個火力集團軍,為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風險評估
強攻可能會遭遇人類頑強抵抗,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而且,在推進過程中,若不能及時與南方集團軍群協同作戰,可能會被人類分割包圍,陷入苦戰。強攻中集團軍易遭受重大損失,後續作戰能力受影響,且與友軍協同需精準配合,否則易出現混亂。普通步兵師在強攻中首當其衝,面臨敵人強大火力,傷亡難以避免,且可能因推進速度過快,與裝甲部隊脫節,大規模部隊的協調和指揮面臨極大挑戰。
方案四:中央戰略支援,縱深推進
戰略思路
中央集團軍群依託晉、豫地區,除了配合北方集團軍群作戰外,還肩負著戰略支援和縱深推進的任務。在北方集團軍群突破防線後,中央集團軍群投入大量兵力,沿著北方集團軍群開闢的通道,向人類防禦縱深推進,鞏固和擴大佔領區域。同時,根據其他集團軍群的作戰情況,適時提供兵力和物資支援,確保整個進攻行動的順利進行。此外,中央集團軍群需時刻關注豫方向人類的動向,防止其從側翼突襲。支援時,根據各集團軍群需求,靈活調配兵力,以集團軍為單位進行增援,步兵師在支援過程中,迅速補充戰線缺口,穩定戰局。
兵力部署
中央集團軍群總兵力2億,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3個裝甲師、7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008個,總兵力達7056萬人。配備大量的運輸車輛和後勤保障部隊,確保物資供應和傷員救治。
風險評估
作為戰略支援力量,中央集團軍群需要時刻關注各個戰場的動態,及時做出決策。一旦決策失誤,可能導致其他集團軍群得不到及時支援,影響整個戰局。而且,在縱深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遭遇人類的戰略預備隊反擊,面臨較大的戰鬥壓力。同時,若未能有效防範豫方向人類的側翼突襲,可能會使自身陷入被動。集團軍群機動調配時,可能因距離和交通問題延誤支援時機。普通步兵師在執行不同任務轉換時,可能因準備不足,無法迅速適應新的戰鬥需求,大規模部隊的重新部署和排程難度極高。
h首領與將領們對每個方案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探討與權衡,他們深知,這些方案都伴隨著巨大風險,但為了實現感染青藏高原上全人類的目標,必須孤注一擲。最終,他們決定綜合運用多個方案,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略,期望在破曉行動中一舉突破人類防線,開啟感染者陣營稱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