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完多兵種陸空協同作戰後,大鵬鳥和同學們的軍事學習之旅又翻開了新的篇章——人類與自動化作戰單位的協同作戰。這一前沿領域,正悄然改變著戰爭的面貌,也引發了大家對未來戰爭模式的深度思考。
教官大步走上講臺,目光炯炯有神,身後的大螢幕上展示著一幅現代戰場中自動化作戰單位與人類士兵並肩作戰的模擬畫面。“同學們,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自動化作戰單位正逐漸走上戰爭舞臺,與人類的協同作戰成為新的研究課題。” 教官的聲音充滿激情,瞬間點燃了大家的好奇心。
他首先回顧了自動化作戰單位的發展歷程。“自動化作戰的概念並非一蹴而就。早期,一些簡單的自動化武器系統,如自動火炮,開始在戰爭中應用,它們能按照預設程式進行射擊,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力負擔。但這些系統功能單一,自主性有限。”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進步讓自動化作戰單位迎來了質的飛躍。如今,無人機、無人戰車、智慧機器人等各類自動化作戰裝備層出不窮。“無人機可以在高空執行偵察、監視任務,憑藉其隱蔽性和機動性,深入危險區域獲取情報;無人戰車則能在複雜地形中穿梭,承擔火力支援和物資運輸等任務;智慧機器人可用於排爆、救援等危險工作,大大降低了人類士兵的傷亡風險。”
在講解當下人類與自動化作戰單位的協同模式時,教官詳細介紹道:“目前,人類主要作為作戰的決策者和指揮者,與自動化作戰單位緊密配合。例如,在一場城市反恐作戰中,特戰隊員攜帶行動式指揮終端,透過資料鏈與無人機和無人戰車相連。無人機率先升空,對目標區域進行全方位偵察,將實時影象和情報傳輸給特戰隊員。特戰隊員根據這些資訊制定作戰計劃,然後操控無人戰車先行進入危險區域,吸引敵方火力,同時利用無人機的火力支援,對敵方進行精準打擊。在整個過程中,人類的智慧與自動化作戰單位的高效執行能力相互補充,大大提高了作戰效率。”
然而,這種協同作戰並非一帆風順。教官話鋒一轉:“通訊延遲是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由於資料傳輸需要時間,當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時,可能導致自動化作戰單位的響應滯後。而且,自動化作戰單位的自主決策能力還有待提高,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有時難以做出最合理的判斷。”
展望未來,教官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隨著人工智慧和量子通訊技術的發展,人類與自動化作戰單位的協同將迎來全新的局面。量子通訊能夠實現幾乎實時的資料傳輸,大大縮短了資訊傳遞的時間差,確保自動化作戰單位能夠迅速響應人類的指令。而人工智慧的不斷進步,將賦予自動化作戰單位更強的自主決策能力。它們能夠透過深度學習,不斷積累經驗,在戰場上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和決策,與人類實現更默契的配合。”
在未來的戰場上,或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人類指揮官在後方透過腦機介面技術,直接向自動化作戰單位下達指令,實現思維與行動的無縫對接。無人機群、無人戰車叢集和人類士兵組成一體化作戰叢集,在不同的作戰任務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完成複雜的作戰任務。
課程結束後,大鵬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意識到,人類與自動化作戰單位的協同作戰,將是未來戰爭的重要發展方向。作為一名軍校學員,必須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深入學習相關知識,才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