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軍總司令部那間燈光略顯昏暗的作戰研討室裡,圍繞飛行兵的戰術戰略討論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巨大的電子螢幕上,不斷切換著飛行兵的裝備引數、模擬作戰場景以及各類戰術推演資料。將領們圍坐在一起,目光緊緊盯著螢幕,神情專注而急切。
“從進攻能力來看,飛行兵的威力不容小覷。”人類軍參謀長蘇然率先發言,輕點手中遙控器,螢幕上出現飛行兵裝備的單兵武器特寫。“他們配備的單兵行動式導彈,採用先進的紅外製導技術,有效射程可達5公里。這種導彈能夠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精準鎖定目標,對感染者的叢集衝鋒、大型攻堅單位,甚至是隱藏在建築內的關鍵目標,都能給予致命一擊。一次齊射,足以在感染者的進攻陣型中撕開一個巨大的缺口。”他一邊說著,一邊用鐳射筆在螢幕上圈出導彈的攻擊範圍,“而且,飛行兵還裝備有大口徑速射機槍,每分鐘射速可達800發,有效射程1.5公里。憑藉在空中的機動性,他們可以靈活調整射擊角度,對地面的感染者進行持續的火力壓制,為地面部隊的推進創造有利條件。”
北方方面軍司令員秦蒼嶽微微點頭,補充道:“在遊擊作戰方面,飛行兵的優勢更加明顯。他們的單兵飛行器具備出色的靜音效能和高速飛行能力,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200公里。雖說目前飛行兵的單兵飛行器滿載燃料時,作戰半徑縮短到了200公里,但這依舊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抵達周邊戰場,發動突然襲擊。飛行兵可以利用城市廢墟、山林等複雜地形作為掩護,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對感染者發動攻擊。打完就跑,讓感染者防不勝防。比如在城市中,他們能低空飛行,快速接近感染者的補給點,用攜帶的燃燒彈和爆破裝置將其摧毀,然後迅速撤離。等感染者反應過來,飛行兵早已藉助速度優勢,消失在夜色之中。”他說著,在地圖上比劃著飛行兵的遊擊路線,臉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說到偵察,飛行兵簡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戰場‘千里眼’。”人類軍情報部長李明推了推眼鏡,興奮地說道。“他們裝備的高畫質攝像頭和熱成像儀,能夠在10公里的高空,清晰地捕捉到地面上的任何動靜。透過先進的影象識別技術和資料分析系統,飛行兵可以在瞬間識別出感染者的種類、數量和行動方向,並將這些關鍵情報實時傳輸回指揮中心。而且,飛行兵還可以利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偵察,進一步擴大偵察範圍。這些無人機可以深入到危險區域,為飛行兵提供更詳細的戰場資訊,讓我們對戰場態勢瞭如指掌。哪怕作戰半徑有限,他們也能高效完成周邊區域的偵察任務。”他一邊說,一邊展示著飛行兵偵察系統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青藏方面軍司令員蕭逸塵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即便作戰半徑只有200公里,飛行兵依然能發揮重要作用。他們可以對周邊感染者的據點進行偵察與突襲,摧毀關鍵設施,打亂敵人部署。比如深入周邊的感染者巢穴,破壞他們的指揮中樞和物資儲備點,削弱其戰鬥力,為我們後續的大規模作戰創造有利條件。”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飛行兵作戰能力的肯定。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挖掘著飛行兵在各個戰術戰略層面的潛力。隨著討論的深入,飛行兵的強大作戰能力逐漸清晰地展現在眾人面前,讓大家對未來的戰鬥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