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每一個部件的表裡,奢華而不失威儀,每一根線條都巧奪天工,如神賜一般渾然天成。
——這就是諾頓所創造的弒神兵裝的全貌。
為了弒殺同族的君王而存在的武器,自然不可能是什麼人類使用的細小刀劍。如果要用一個比較淺顯易懂的詞來形容的話,那麼它可以稱之為……
“高達”
步舜露出意料之中的表情,將這外形神似諾頓本體卻又有所不同的龍型兵裝的全貌納入眼底,瞭然道:“我終於明白了。”
“用以強化自身的裝甲型兵裝,並不是你突發奇想的行為,對吧。”
他終於明白,在自己最初折戟沉沙的那個副本中,諾頓是如何滅世的了。
“觀眾席”上,學生們也紛紛側目,對步舜所說的秘辛感到驚奇與惶恐。而諾頓手掌輕撫著身邊比起他本體僅是小上一圈的七宗罪,表情也流露出些許的探究與敵意。
嘴角勾起,步舜抬頭仰望著火的君王,語出驚人道:“諾頓,你和康斯坦丁在神話中的名字,應該就是『燭龍』或者『燭陰』吧”
聞言,諾頓的神色頓時微變。
然而步舜已經理清了自己掌握的所有線索,在心中拼湊出了這一切的『真相』。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章尾山之神燭龍人面蛇身,渾身紅色,眼睛豎著長。而《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的鐘山之神燭陰同樣是人面蛇身赤色。
燭龍: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二者有著共同的描述,俱是人面蛇身,睜開眼睛便是白晝,閉上眼睛便是黑夜,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能夠呼風喚雨。
因此,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郭璞在《山海經圖贊譯註》中認為,燭龍與燭陰乃是同一物。
以最初所見的諾頓的形象而言,他的本體應是一條如蛇般無足的赤鱗巨龍,龍軀上那些各色金屬的甲冑其實只是他為自己打造的義肢和兵器。
再加上同為青銅與火之王的康斯坦丁,雙生子的存在,恰恰符合了山海經中對燭龍和燭陰這兩位神明的記載。
沒有利爪的龍蛇,以智慧和工具武裝起了自己。
這卻也是符合青銅與火之王的名號的理由。
正因為生來就不具備同類那輕易撼動大陸的偉力,所以諾頓才如此的追求智慧,追求能夠以自己的能力改變現狀的道路。
步舜看著面部被陰影覆蓋,只能看得到一雙金色眼眸的諾頓,淡淡道:“不知道為什麼康斯坦丁並非以龍的身軀沉睡,而是以這副近似人類的模樣存在,但我想……”
“龍族的君王在擁有龍型的同時,也有可能會創造與眷屬相同的形態,用以行走世間吧”
這並非臆想,耶夢加得就曾以眷屬巨人的身體,前往黃金鄉進行“外交”活動。
想來這是身為大地與山之王的她,本體過於龐大,不方便行動的緣由。
同理,其他的龍族君王就算看不上人類,但至少對使用自己眷屬的形態應該是沒什麼所謂的。
“青銅與火的雙子中,真正擁有強大力量的是康斯坦丁才對吧。【精煉與轉化】……雖然你們擁有的權能相同,但你掌握的權能更傾向於【轉化】,康斯坦丁才是【精煉】權能的大成者。”
雖然是疑問句,但步舜這些話說出口,卻是肯定無比。
諾頓所創造的鍊金術的根基,生與死、五大元素、代償和迴圈……究其根本,便是物質的【轉化】。
鍊金術的本質,就是諾頓簡化後的權能。
康斯坦丁正因掌握著【精煉】的權能,所以才能從有無之中提取出近乎無限的能量。
純粹的力量上,諾頓遠遠不及康斯坦丁。
這正是他在壁畫中被描繪為“太陽”,又被尊稱為『無限輪轉之君王』的理由。
神話或許有所更易,但記錄了他們存在的未知存在,想來很瞭解諾頓和康斯坦丁這兩兄弟。
青銅與火之王,確確實實,是能與燭龍這一名號相符的存在。
因為當康斯坦丁睜開雙眼之時……真的能夠照亮整個世界!
永恆的黃金鄉正如諾頓的象徵,烈日永輝的青銅城,實則象徵了康斯坦丁這位龍族君王!在龍族千萬年的歲月中,正是他的力量,照耀了斯瓦塔爾夫海姆和穆斯貝爾海姆的每一個黑夜!
“而你毀滅第三太陽紀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