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章 奔波兒小鎮事件 1

迪爾斯坦是地球上一個人口僅有750萬的小國,他們的首長在年幼時就立誓要讓這個國家擺脫貧困走向繁榮。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他最終坐到了首長的位置,之後便順理成章的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計劃。

他的計劃非常簡單,那就是搭上東方盛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搭上經濟發展的快車。只要能夠順利上車在其中獲得一份差事,成為其工業產業鏈上的一環,每年獲得的收入都足以讓他750萬國民擺脫貧困奔向小康。

他開始了自己的雄心勃勃的經濟發展計劃,派出自己的使者與盛國進行接洽,希望能從利益鏈條中獲得一份差事,獲得一份利潤。

盛國人高度讚揚了他們的明智之舉,併為他們制定了兩種經濟發展的方案。

第一種就是加入盛歐班列的鐵路延長線,也就是在他們境內修一條鐵路幹線接入盛歐班列,這條列車專線可以使他們國內的農副產品主要還是小麥和大豆,銷往盛國或歐羅巴。當然,其他國家的工業產品也可以透過這條專列直達他們的境內,促進經濟發展。

這是利好雙方的鐵路建設工程,算是互惠共贏。

聽到了盛國提出的盛歐鐵路的延長線方案,迪爾斯坦的使者欣喜若狂,他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第二種方案是什麼。

盛國人緊咬嘴唇,實在不知道還能說什麼。這樣的小國還能提供什麼呢?他們的農副產品能有資格出口還是源自盛國對雜交水稻技術的無私共享,才讓他們擁有足夠多的糧食出口,否則自己的國民都不一定能夠吃飽,更何談出口創匯?

沉思片刻,負責接洽的部長問道:“你們有礦嗎?如果有礦,我們可以進口,什麼礦都可以。”

迪爾斯坦的使者沉默了,他們有沒有礦,他們也不知道。

不過,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展開,盛國人非常講究和客氣,他們承諾只要迪爾斯坦確定有礦,並勘查清楚。無論是他們自己開發賣礦石,還是包給盛國人開發。只要能提供幫助,盛國都願意拉小兄弟一把,共同致富。

之後,迪爾斯坦開始了野心勃勃的勘探計劃,他們從盛國那裡借來勘探礦藏的專業裝置和儀器。開始了全國大勘探。

結果讓迪爾斯坦的首長狂喜不已,他們有礦,在迪爾斯坦的邊陲,有一個叫奔波兒的小鎮,在小鎮周邊不遠的奔波兒山脈裡,擁有一個儲量豐富的鋰礦。這可是新能源時代最緊俏的產品,如果能順利的開發,必然能賣出不菲的價格,能帶領全國人民致富奔小康。

最終,迪爾斯坦當局推進了雄心勃勃的開採計劃,為了將更多的利潤留在國內,他們先從盛國申請了低息貸款並著手大肆採購開採裝置。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事情卻一直未能有效的展開。好像那片密林山脈的開發計劃,觸及到了國內某些龐大家族或勢力的逆鱗,受到了多重阻礙。

不僅如此,奔波兒小鎮的居民彷彿也對開發奔布林山脈密林深處的鋰礦諱莫如深。從一開始的言語衝突發展到了肢體對抗,最終發展到了武裝對立,局勢一度非常危急。

最終,迪爾斯坦當局當機立斷,派出軍隊前往鎮壓,準備以強硬手段力排眾議。結果在軍隊還未推進到邊陲奔波兒小鎮的路途之上,指揮此次軍事行動的最高指揮官便被人暗殺,事情彷彿真的遇到了不可抗力。

迪爾斯坦的首長眉頭緊鎖,心有不甘,這顯然是國內的某些勢力在阻止對於那裡的開發。但經濟發展是主流啊,一旦錯過了,可就真的錯過了。盛國人很講究,他們已經提供了低息貸款,採購的開採裝置已經裝船,事情已經開始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掉任何鏈子。

迪爾斯坦的首長當機立斷,拿出了教員的選集,並深刻溫習了統一戰線的思想,團結可以團結的一切朋友。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將國內的諸多勢力進行整合。對那些盤根錯節的派系或門閥進行了打壓。軍隊終於成功推進至奔波兒小鎮,將那裡的武裝對抗全部清除,小鎮鎮民被全部收押,事情總算平息,局勢最終穩定。

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沒想到這才剛剛開始。

因為選擇將更多的利潤留在國內,迪爾斯坦當局準備自己開採鋰礦對外出口,在開始之前需要對當地地形進行仔細勘探,並規劃一條對外運輸的鐵路幹線,為此,他們派出了由工程師,嚮導,以及地質學家組成的32人的科考小隊進入奔波兒山脈深處的密林,最終全部失蹤杳無音訊。

迪爾斯坦當局很快又派出了一支近一百五十人的武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