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章 冰冰——你是個好人

(資料引用)1960年,蔬菜被正式劃為“國家二類商品”。強化“產銷統管”體制。對居民實行憑票限量供應。凡是在京有正式戶口的,每人每天供應鮮菜2兩(100克),但品種不限。蘿蔔、土豆、白菜等任擇其一。但以土豆居多。另外還發放有少量的“蔥票”,持票可購買到少許蔥、姜、蒜等,主要由“居委會”安排,重點是照顧基層革命軍烈屬。但有時出現憑票也無菜可買的情況,仍可持票買到醃菜或鹹菜(醃醬菜也憑票供應)。

所以,土豆價值不高,產量也還可以。

“方平安,你為啥要種土豆?這又不是什麼稀罕物件,價格也很低。”鄰居們也有點沒想明白。

方平安一邊帶著所有人在耕地旁邊走著,看著整整齊齊的出苗,一邊解釋道。

“因為沒有糧本啊…我是農村戶口沒有定量…六根他們上山下鄉…按照政策前幾天就在派出所登出了糧本…轉成了農村戶口同樣沒有定量了。”

“所以主糧方面…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種一些…土豆產量高,澱粉含量足,八九月份也可以種…所以我就試試種土豆。”

“9月種下…大概1月份應該就能收穫…但我在實驗新肥料…用的又是之前的塘泥…土地肥力足。”

“應該可以早一點收穫吧…這個暫時說不清楚。”實際上用了強化藥劑以後,弄多點1個月成熟也是可以的,但太誇張了容易被盯上。

所以方平安調低了藥劑的比例,能保證土豆不出病害,稍微增產那麼一些就可以了。

加速生長這一點也是方平安疏忽了,自己悄摸摸的弄是可以的,但現在是需要正大光明的展示出來,強化藥劑就不能弄多了。

他決定暫停使用強化藥劑一段時間,養魚倒好說,但種植——你收成高可以歸納為科學養殖肥料好,但成熟過快,這是土豆基因變異了嗎?上面要是拿你做典型,做推廣,到時候其他農民種不出來,你怎麼辦?

弄死你?宰了祭天?

一般來說土豆3個月就可以成熟,咱這裡控制在兩個半月左右,一年種兩季,收成增產50-100%,歸結到科學種植精細養殖與塘泥肥力之上,應該不算太誇張吧?

過段時間再去請人來弄化糞池漚肥,再找找電子書或者去圖書館看看,研究下有沒有化肥尿素等等玩意兒的製作方法,這就說的過去了。

後世山東【希森6號】馬鈴薯可是能夠達到9.58噸的世界紀錄!也就是單季畝產斤!現在每年土豆畝產量也在變化之中,方平安之前買土豆的時候問過,60年大概單季畝產也就300斤左右,怎麼形容呢,100斤左右的瘦子,一畝地產出的土豆等於三個瘦子的重量,按現在的標準來說——妥妥養不活人啊。

那我這裡一共300㎡還沒到半畝地,弄個500斤土豆,也就是畝產1000斤的樣子,不算太誇張吧?

主要是現在藥水濃度也沒個標準,所以不知道最終需要多長時間全部成熟。

可出苗期僅僅只有一週,也是深深震撼到了所有的鄰居。方平安之前拿著發芽的土豆準備種植,大家可是看見了的,一大媽可是還特地提醒過發芽土豆不能吃有毒,這事兒可做不了假!

那麼說起來,就靠著這半畝耕地,3分魚塘,方平安真能養活整個村子的人?

這麼比較起來,那鄉下的農民都算個啥?

平均每人1-2畝地還養不活一家子,而方平安這裡不到一畝能夠養活7口以上?

眾人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當中。

當農民,這麼賺錢的嗎?

那為什麼鄉下那麼多地都還活不下去了?

有鄰居在叨咕著,憑什麼方平安懂這麼多,其他人還沒說,但閻埠貴跳出來解釋了:“方平安他從小就是過目不忘,又喜歡看書,他懂這麼多很正常。”只是來自於唯二知識分子的肯定,至於劉光齊是中專生,說實話還入不了閻埠貴的眼,有知識和有文憑在他這種老牌文人眼裡是兩碼事。

雖然不對付,但該肯定還是得肯定,畢竟是同類(他自詡的)。

二大爺不爽了,他就見不得方平安被誇,特別是聰明這事兒上。不過他也只是嘀咕一下:“那也太誇張了吧,養魚還好,大家都知道方平安魚食的效果,但這地裡,即使用了塘泥,這土豆也出苗太快了。”

許大茂突然想起了某些事情,順口說道:“方嬸兒生前做了那麼多好事,她所在之處便是福地。或許是她在保佑平安吧?”

這話說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