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家店門口的老太太,不是錢氏是誰。
她帶了幾個丫鬟出門,站在人家門口趾高氣揚的。門口擺了好些傢俱,是她讓人退回來。
“大傢伙來看看,這做工,還有這用料,像什麼樣子。當時我讓你上門打,是要你照著京城時興的樣式去打,你看看你們把成了什麼樣子。這些樣式這麼老舊,就是放在鄉下,人家都要嫌難看。”
錢錢站在門口就是一頓輸出。
幫錢氏上門打傢俱的師傅今天不在,是他媳婦在家。
礙於錢氏是官家夫人,穿著體面,抱著不得罪人的想法,她好聲好氣的解釋:“老夫人,你們家的傢俱是我男人打的沒錯,但要求是你之前就說好的,價格也是按你們的要求來的。你們只給了二十兩銀子,卻要我們打出人家二百兩銀子的效果,這肯定是沒有的。”
當初她進門時,就跟自家男人還價了好一會兒。她家男人聽說是狀元府第,價錢雖然低了點,但人家要求也不高,就想沾沾這福氣,上門打去了。
這才幾天,對方就說她家男人做事不好,要退貨不說,還要退錢。
還說是狀元府第呢,行事如此小家子氣。
“二十兩銀子怎麼了?二十兩銀子不是錢嗎?你們答應上門幫我搞好,就肯定要幫我搞好。現在我兒媳婦對這些傢俱不滿意,全部換了。這些傢俱堆在家裡沒用,我當然要來退。其它的我不管,當初我付了你們二十兩銀子的材料錢和工錢,現在我還讓人抬了回來,也是要算銀子的, 退我三十兩銀子,這件事我就不追究了,算了。”
木工的媳婦聽著傅老太太蠻不講理的話語,都快無語極了。
自己找上門,說要打傢俱時,她是怎麼說的。 說樣式無所謂,能用就行。價格就按最低的標準打,用料什麼的,也不要太好,一般般的就行。
老太太一共就給了二十兩銀子,老付因為對方是意在狀元之家,還多送了一對櫈子,沒有收她的銀子。
為的就是想沾沾喜氣,沾沾狀元府的光。
現在看來,光沒沾上,倒是惹了一身騷。
還狀元娘呢,簡直給狀元丟人。
“老夫人,我們老付上門做事,都是先交定金,滿意再付尾款。老付在收工時,你給他付了剩下的錢。你付了錢,就代表認可老付之前的做工和樣子,現在又來反悔,誰家也不是這樣的。
總而言之,我們是不會退貨的,更不會賠你什麼銀子。就算鬧到衙門,我們也是這麼說的。要求是你自己提的,現在你兒媳婦不滿意,是你之前沒有了解你兒媳婦的喜好,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們這裡不可能你付二十兩銀子,給你做出二百兩銀子的效果。你如果想要好看,那就多花點銀子,一分價錢一分貨,你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
門口圍了不少客人,大家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位老太太原先給了人家師傅二十兩銀子,要求打幾套傢俱,要求不多,實用就行。
人家師傅照做,交了工。
老太太娶了新婦進門。新婦不滿意這些傢俱,老太太就搬著傢俱來退不說中,還要求人家賠什麼損失。
“這都是明明白白的買賣,人家也沒騙你, 也沒跑路。再說,這是上你們家打的傢俱,你不滿意,當場沒有提出要求,現在再來找事,人家會理你才怪。”
“怎麼就不能找了。我是在他這裡打的,走到哪我都可以找他退貨。你們要是不給我退,我就告去衙門,說你們欺負新科狀元的母親,你們的店再也開不下去。”
聽說去新科狀元的府上,不少百姓多少有些懼怕了。
官官相護,真要鬧到衙門,當官的肯定也是護著當朝狀元,難不成還會護著一個小小的木工不成。
老付媳婦聽著老太太的話也是生氣了。
她做生意這麼久,從來沒有遇到老太太這樣的。你自己按最低的要求來,結果出了事,就說他們沒有做好,要求賠償。
“好呀,那我們就鬧去衙門。我也想問問當今狀元大人,他家老孃為了省錢, 花二十兩銀子打了幾套傢俱,現在被新婦嫌棄,就把罪責怪我們身上,是不是狀元大人自己的意思。”
“你可知我家媳婦兒是誰。”老太太見她不僅不害怕,還要跟她鬧上公堂,聲音加大不少:“那可是當朝首輔蘇大人的女兒,你敢與我們對上,不怕死就去。”
“老付家的,她是狀元娘,娶的新婦又是蘇大人的女兒,要不還是算了吧,給她賠點銀子,當得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