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話說這位前唐韓大家,也是一位崇道之人。
不知其在寫出這篇《師說》之時,是否也見證了這一段探索前路,勇於超越的歷程。
可扶搖子對於來自自家師弟的吹捧,卻並沒有太過自得,反倒是搖頭否認道:
“師弟,三人行必有我師,切莫有一項超越,便全面鄙視的想法。”
“哪怕是大至寰宇,小至微塵,都有其獨到之處,更遑論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
“我等修道,應虛懷若谷,以浮游微塵之心,觀寰宇璀璨世界,切不可小有成就,便目中無人……”
順帶將自己的一些心得摻雜其中,說了一遍。
見知小年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再看看桌上飯菜。
扶搖子這才止住話頭,“倒是為兄多言了,想必以師弟的資質,領悟這些只是早晚的問題。”
他知小年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能當面耳提面命的,都是將你放在心裡之人。
如若滿嘴好話,讓你聽得特別舒服的,不是逢場作戲,就是有所求。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不外如此。
“師兄哪裡的話,師兄一席話,不啻於傳道之恩,受師弟一拜!”
知小年一言一行,皆發乎於本心。
他相信,以自家大師兄的道行和睿智,能說出這番話,那是真的將自己看成親師弟了。
對於他的行禮,扶搖子呵呵一笑,坦然接受。
“好了,你我師兄弟一場,無需如此,再不吃,飯菜可要涼透了。”
說是會涼透,其實過了這麼長時間,飯菜依舊是熱氣騰騰的。
正月裡的天氣,自然不可能讓飯菜保持熱度,靠的還是自家師兄的手段。
“師兄請!”
“師弟請!”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似乎一切都商量好一般,飯後不久,便會有弟子抱著略塞好了蘆花稻草的被子進來。
沒有棉花的時代,取暖就是這般粗野。
夜裡還是挺冷的,還好有火炕和內力這東西。
夜間,翻來覆去睡不著,不是身下的乾草太硬,也不是天氣太過無情太過冷。
而是今天給他的衝擊有點大,從諸位師兄施展的術法,再到師叔以及師兄給自己的震撼。
還有師兄給自己的修煉心得,這些可都是好東西。
可惜,這些好東西,他暫時都無法修煉。
盤坐在自己床榻上,少陽劍橫在膝上,小心撫摸著劍鞘,一絲絲先天真氣隔著劍鞘滲入劍身之中。
隱隱間長劍跳動,它彷彿能體會到自家主人的心情。
其實他現在不僅面臨著無法修煉這些法術的問題。
還有便是先天真氣的補充提純問題,這也是他下午嘗試使用土遁術之時,只能做到半截身子入土的原因。
就是那一下,幾乎耗幹了自己八成的先天真氣。
要不是自家師兄那點真氣,給他來了個大補,恐怕沒有十天半個月修不回來。
之前都沒遇到這個問題,現在卻有了。
這便說明,自己之前還是可以繼續吸收天地靈氣的。
可現在卻是越發難以補充了。
這說明什麼?天地之橋在不斷閉合,長此以往下去,他會絕靈的。
所以這個問題,他急待解決。
看來,還是要早點前往蜀中無量觀,尋求解決之法了。
之所以他們的修煉法可以解決,是因為人家起步就是先天,有一整套完整的功法。
而他們,只有循序漸進,沒有這種一步到位的修煉法門。
至於為什麼選無量觀,而不是龍虎山。
一來,龍虎山長老不好搞定,且當代天師雖說與自家師兄交好,卻是行蹤不定。
相較來說,蜀中無量觀成功率要大不少。
雖然師兄和這位前唐封的“傳真天師”有點“小矛盾”。
可大家上數幾代,都是同門,應該借他們的核心修煉法用用,阻力應該不會太大。
而且自己之前不是和無憂子約好了,有空到蜀中無量觀拜訪一下嗎?
有這層關係,這個約定,自己拜訪無量觀,怎麼也說不上突兀不是。
那位傳真天師,蜀中當代掌門杜聖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