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幾乎所有西班牙國字號球隊都堅持一種戰術,那就是控球戰術。把球控制在己方腳下,輕易不丟失球權。
這個戰術的理念來自於名帥瓜迪奧拉,他執教的巴塞羅那隊用極致控球的方式來替代防守。只要球在本方腳下,那對方就沒辦法進攻。
楊明在上半場並不是沒有想過自己嘗試遠射或是製造前場定位球。但是由於西班牙u17採取的控球戰術,中場球員不會前插且都保持著較為保守的站位。這就導致楊明並沒有很好的辦法去實施這兩項操作。
首先,遠射肯定是距離球門越近,射門成功率越高。一般來講低位防守球隊的防區是0-30米,這場比賽中瑞士u17會在當球到進入了30米線後進行干擾和壓迫。楊明如果在30米內射門,沒有隊友策應和拉扯空間的話,他就需要面對2-3人的封堵。在這種情況下射門,百分之九十九會打在防守球員身上。對於楊明這樣的“懶”人來說,是不會考慮費力做無用功的。
所以遠射不可行。
其次,瑞士隊球員在進球后內心都很平靜,這讓他們在防守時不會頭腦發熱做出魯莽動作。如果不下腳,楊明的動作再具欺騙性也很難起到效果。所以想要獲得任意球也不可行。
下半場開球后,瑞士u17隊和上半場一樣再次讓出了中場。球員基本都站在了大禁區內,擺出一副任人進攻的模樣。
楊明再一次在邊路要球,當他接球后,庫庫雷利亞從邊路插上,加西亞和阿勒納也一起向瑞士隊禁區裡跑。
西班牙球員和上半場截然不同的進攻方式讓瑞士u17球員有些搞不清狀況,他們的注意力也被插上的西班牙球員所吸引。瑞士隊這一側的防線被西班牙隊前插的隊友向裡擠壓,這就像用叉子叉果凍。儘管叉子很尖細,但也會有一瞬間把果凍壓下去。
楊明等的就是這一刻,瑞士隊的防線由於混亂還沒有反彈回來的這一刻。
當楊明站在瑞士大禁區右上角準備射門的時候,瑞士隊球員和足球的距離接近定位球的罰球距離。
在這個角度,在這個距離。楊明練習過幾千次任意球射門,在這個賽季也打進過兩個位置幾乎一樣的任意球。
那種對身體充分支配的感覺,那種自己能掌握賽場的感覺不斷湧向楊明的大腦。這些感覺就像是催化劑,讓楊明的大腦飛速運轉,對射門進行著判斷。
訓練累積的肌肉記憶,大腦判斷得出的射門選擇,天賦帶來的絕對球感,造就了楊明接下來的進球。
當意識到面前的16號是想要遠射時,剛剛後退了半步的瑞士球員想要去封堵已經來不及了。
足球旋轉著從楊明的右腳飛出,像圓月彎刀直掛遠端死角。
瑞士守門員克貝爾由於視線被阻擋,當他看到球時,足球已經躍過隊友頭頂馬上就要飛入球門了。克貝爾只能對著這個角度刁鑽的射門行注目禮。
廣播聲音響起。
“球進了!!!!西班牙16號!一腳漂亮25米遠的弧線球,守門員甚至沒有做出反應。漂亮的世界波!”
在很多時候,得了便宜還賣乖都很讓人窩火。比如某部影視作品當中“你打我啊”的場景。在球場上也是有這種情況的,當瑞士進球后,就擺出一副任你進攻的樣子,像極了挑釁之後站在觀眾席上的狀師。
所以當西班牙u17發現瑞士隊並不是無懈可擊之後,窩在心中的那團火就渴望得到發洩,他們恨不得狠狠捶爛對面。
當看到球進了以後,楊明和其他西班牙u17隊友都立刻回到了本方半場,中鋒阿西爾更是小跑著將球從球網裡撿了出來。西班牙的小球員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我們要抓緊時間,我們並不滿足扳平比分,我們要的是戰勝對方。
連主教練德尼亞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手下這批小球員居然這麼有追求。在打平就可以出線的情況下,他們竟要全力爭勝。
科爾耶祖沒想到扳平來的這麼快,明明在此之前對方還拿他們的防守毫無辦法。就像是打不開罐頭的餓漢,只能急的團團轉,但是現在比分扳平了,如果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他們的歐青賽之旅也就結束了。
從隊友失望的臉上,科爾耶祖看到了一些迷茫。想必自己的臉上也是同樣的表情吧。
科爾耶祖伸出雙手,拍了拍自己的臉。
“啪”!
"啪”!
他的動作和發出的聲音吸引了隊友們的注意。
本就都在禁區裡防守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