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陪著師孃吃飯洗碗聊天,之後才去抓藥煎藥。
別看何雨柱還小,可是師父他們不在家,現在他就是鄭家的頂樑柱!
什麼事兒都得考慮周全。
……
服藥之後,鄭大夫給何雨柱講了這段時間他們經歷過的事兒。
婁半城確實是個愛國商人,他和重慶、陝北的抗日部隊都有聯絡,多次向他們提供了大量物資,中草藥也是其中之一。
他和鄭大夫聯手,一個負責買藥材一個假裝搶走,然後送到抗日隊伍中去。
其實夏季並不是採購藥材的好季節,正常的應該在秋冬季節。
這時候去只能採購到少量應季藥材和陳貨。
不過,這個時候去採購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小鬼子監管會比較鬆懈,計劃容易獲得成功!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
鄭大夫幫助婁半城採購了好幾批中藥,都是順順利利的,幾乎只要送點小錢就能被放行。
可是不出意外的意外發生了!
就在完成婁半城的訂單,鄭大夫採購好自家所用藥材趕著馬車往回走的時候,被一隊小鬼子包圍了。
給小鬼子帶路的正是當初向何雨柱要飯的賈壽昌,也就是賈東旭他爹。
何雨柱還給過他三個窩頭和一塊大洋呢,如今看來當初算是養虎遺患啊!
當然了,誰也沒長前後眼,這也怪不得他。
如果當初真的見死不救,也不是何雨柱的行事風格!
那麼,賈福昌為什麼要舉報鄭大夫呢,他們又是怎麼知道鄭大夫他們大量收購藥材的呢?
這話還得從賈東旭身上說起。
賈東旭1932年生人,比傻柱大三歲,他出生時賈家還算家境殷實,雖然不算多麼大富大貴人家,也是上大戶人。
當時賈家人的人品不錯,對家裡的幫工和佃戶都還好。
尤其是賈壽昌他爹,即使是有錢了也沒有嫌棄當初為兒子指腹為婚的窮困張家。
賈壽昌和張翠花的婚姻也曾被人津津樂道。
不過小鬼子來了,賈老爺子被炮彈炸死了,賈家的一切都毀於戰火,什麼都沒了。
只留下賈家一家三口。
沒有了生計就只能要飯了,可是兵荒馬亂的,失去生計的又豈止他們一家,要飯也只能是餓不死而已。
後來到了北平城裡,一家三口住在斷壁殘垣裡,好的時候賈壽昌出去打打散工,不好的時候就繼續要飯。
上次何雨柱給他的溫水罐裡放了一個大洋,給了賈家人一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賈壽昌沒有用這一塊兒大洋賣食物,而是用它買了一身八成新的長袍,然後利用他識文斷字會記賬的特長謀得了一份賬房先生的長期活計。
巧了,僱傭他的還是一名藥材商人,既在北平有門面,又在安國藥材市場有檔口。
賈壽昌就跟著老闆兩頭跑,藥市開市他就去安國,藥市沒生意他就跟著老闆回北平。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賈壽昌用積蓄租了,一家三口終於過上了穩定的日子。
此時的賈張氏身上沒有什麼大毛病,也就有一點不好,那就是饞!
如今好不容易日子過上正軌了,賈張氏就想到鬼市上買點肉回來吃。
可是老賈不願意,他還想攢錢做買賣捲土重來呢。
那時期作為女人賈張氏沒有什麼地位,說話也不算數。
於是她就專門等老賈去安國的時候選擇偷吃。
別誤會,不是偷人,而是偷吃豬肉燒雞之類的。
一來二去的賈家不僅沒攢上錢,偶爾還會欠下買菜和買棒子麵的錢。
前幾天老闆打發賈壽昌回北平辦事兒,他抽空回家就發現賈東旭發燒了,大夫請來了,也開了方子讓他去抓藥。
可是等到付診費和藥費的時候,錢賈張氏就麻爪了。
家裡是一毛錢都沒有了,還欠了不少菜錢。
老賈就求著大夫先給拿藥,然後關餉之後一定還。
可是大夫一看,這一趟不僅診費拿不到,還可能搭上藥錢,立馬就不樂意了!
他也記不清有多少這種賴賬的人了,欠的賬也數不清楚了。
於是扭頭就走了,大夫也得養家餬口,總不能老做賠本的買賣啊?
賈壽昌又找了一家藥店,一聽說要欠賬,理都不理他。
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