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坐著黃包車來到慈濟醫院的時候,這裡已經戒嚴了。
醫院門口被荷槍實彈計程車兵把守,有一個人攙扶另一個人想要進去,卻被轟了出來。
何雨柱皺皺眉,開口對著前邊拉車的師傅說道:
“師傅,繼續往前走,出來的急還沒吃飯呢,找個早點攤兒。”
“得嘞,您請好吧,過了醫院門口不遠就有一家賣炒肝的,他家的包子那也地道。”
“好,就去那。”
炒肝兒包子在北平大街小巷是最普通的吃食,也是最受歡迎的吃食之一。
而且這兩樣在一起那是特別的搭配!
何雨柱也很得意這口兒。
這個時代的炒肝兒啊,它裡面肥腸多豬肝少,醬油味道鮮美,蒜香濃郁,加上香菜,再加上何雨柱自帶的胡椒粉和辣子油,這小味兒,地道!
胡椒粉這東西當時非常貴,小飯館是不提供的,辣椒油一般的北平人也不吃這個,所以這兩樣都是何雨柱從空間裡取出來的。
何雨柱吃飯的時候眼睛可沒閒著,一直盯著慈濟醫院的大門口。
他發現吶,那些士兵也不是什麼人都往外轟,有些人掏出了證件之後,士兵就讓他們進去了。
想來他們應該是慈濟醫院的醫生、者護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
看到這何雨柱心裡也就有底兒了。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何雨柱常年練武,飯量本來就大,昨晚上累了半宿,早飯吃的有點多。
一個人就消滅掉六碗炒肝和十二個大肉包子,都是二兩一個的。
說實話,他就是個八分飽!
何雨柱吃飯從來沒吃全飽過,更沒吃撐過,那樣不利於健康也不利於隨時可能發生的戰鬥。
吃完之後,扔了一塊兒大洋給老闆,何雨柱揹著藥箱就要往慈濟醫院走。
可剛走兩步,就被叫住了!
“先生,你這大洋……”
“不用找了,多的算是賞你了!”
“那個,不好意思先生,這些日子糧價飛漲,你這一塊大洋~不太夠,我可不是胡說,我這明碼標價呢!”
攤位老闆指了指攤位邊上木板說道。
何雨柱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是有這麼塊兒木板,上邊用毛筆寫著價格。
字兒已經改過多次了,可還能勉強看得清。
【炒肝兒350塊一碗,大肉包子280塊一個。】
現在物價膨脹的厲害,銀元兌換法幣的兌換率變化的速度的越來越快。
以至於幾乎沒人能弄清楚當日一塊大洋確切的能換多少法幣。
何雨柱也懶得弄清楚那玩意,直接問道:“不好意思啊老闆,我我沒注意看,那我應該給你幾塊大洋啊?”
“您再給我八百五十法幣就行了。”
何雨柱直接又給老闆了一塊兒大洋,“多的算是賠禮了,不用找錢了!”
“啊?那,這……”
老闆有點不好意思了,這樣一來反而他佔便宜了!
何雨柱走到醫院門口的時候正趕上趙飛燕扶著一箇中年下黃包車,看樣子應該是她丈夫。
趙雅麗也看到了,她趕緊打招呼:
“何大夫早!”
“趙大姐早,這位是?”
“這是我家那口子,他叫李安。安哥,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的何大夫,醫術相當了得!”
李安昨天就聽自家媳婦吹他們新來的醫生多厲害,多年輕。
今日一見,這哪是年輕啊,這就是個孩子,臉上的稚氣尚未消除啊!
不過也沒因為何雨柱看著小就不恭敬,反而像是對待領導那樣謙謹!
“何大夫,你好!非常榮幸見到您!”
“李先生你好,您太客氣了,趕緊進去吧,這天氣可不暖和!”
趙飛燕見到兩個人友好的交談,心裡很高興,接著何雨柱的話茬兒說道:“可不是嘛,這天啊,一天比一天涼,您可得多穿點。”
“是啊,今兒出來急了,明兒得穿件風衣了!”
“站住,出示證件!”
三個人不出意外的被攔住了。
三個人中只有趙飛燕有醫院的工作證。何雨柱甚至連公民的身份證都沒有。
(1946年,民國政府公佈了《戶籍法》,並開始製作雙頁摺疊式白色第一代身份證,發給18歲以上的國民。)
“趙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