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未來的規劃

擇日不如撞日,五人心搖神旌旗,迫不及待。

前幾日在九原城,酣戰之後,呂逸就想和張遼、高順義結金蘭,雖說當時是不忿呂布看輕他們二人,卻也情之所至,發自肺腑。

只可惜被呂布掀了桌子,後來一直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機會。

現在不僅天時地利人和俱備,更多了關羽和張飛兩位英雄,怎不讓呂逸心花怒放?

張飛說道:“我這莊園後面有一處桃園,花開正盛。今日天色未晚,何妨祭告天地,我們五人義結金蘭,協力同心,報效國家!”

呂逸眾人齊聲應和。

張飛連聲吩咐莊丁,就在他的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瓜果祭禮,五人焚香三拜,指天盟誓道:“念呂逸、關羽、張飛、高順、張遼,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驅逐胡虜,復興中華。”

五人異口同聲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恩忘義,天人共戮!”

誓約已成,生死相依,五兄弟慨然相視,壯志豪情直衝雲霄。

張飛是個急性子,這裡剛剛結拜,就吵吵著要典賣莊園家產,招募鄉勇同赴塞北。

呂逸趕緊攔住,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們還什麼都沒有準備好。

首先是兵力,張楊借給他們的兩千精騎當然是不會還的。

滿打滿算呂逸也就不到兩千五百人可用。

九原這次抵禦鮮卑寇邊基本已經把後勁打完了,除了殘家敗戶什麼都沒剩下,想在九原徵兵基本上不用考慮。

而且九原依舊暴露在胡虜鐵蹄之下,按照呂逸的戰略規劃,這時候呂布應該已經轉移到雲中郡,把斷壁殘垣的九原城“送”給軻比能。

雲中也不可能募兵,張楊領著軍令支援幽州,可戰之兵基本上都帶走了。剩下的還要從事生產、後勤,如果在雲中徵兵,那他們只能縮回雁門關了

當然他也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在中原徵兵。

各州都有州牧、刺史,沒有朝廷的詔令,哪怕是這些“土皇帝”也只能悄悄在屬地徵兵,他這個邊軍小小的軍侯,在人家的地頭上募兵,簡直就是光明正大的造法。

呂逸當時決定來涿郡,就已經提前預料到了這一切。

他看中的正是黃巾軍。

黃巾軍被張角兄弟裹脅、愚弄,看似人多勢眾,卻沒有幾個真正有能力的統帥,說到底大多數都是農民,矮子裡拔長子,能有幾人知兵?

更何況黃巾軍成分複雜,還有山賊、土匪充斥其中,各懷鬼胎想著趁火打劫,內裡其實一盤散沙,名副其實的烏合之眾。

皇帝雖然昏庸,朝廷也很腐敗,但虎老威風在。

呂逸這一路輕騎快馬,千里迢迢,途經各處多有耳聞,對當前的戰局早已瞭然於心。

大將軍何進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于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定都尉駐防;

各地嚴防,各州郡紛紛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徵募義兵。

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

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儁軍連軍。

朝廷的兵馬一開始連連失利,朱儁軍被黃巾軍波才所敗,和皇甫嵩一起被波才圍在長社,汝南黃巾軍在邵陵大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連破幽州,朝廷下詔幷州軍馳援幽州。

張角親率主力,盤踞廣宗,居中指揮。

但黃巾軍如無根之水,後繼乏力,漢軍卻正在源源不絕向中央戰場增援。

現在已經佔了人數之利的黃巾軍,遲遲不能擊潰漢軍的防禦,此消彼長之下,等漢軍增援一到,頃刻就會顛覆。

中原的黃巾之亂用不了多久肯定會被平息。

胡虜不平,邊塞不淨,在呂逸看來,這才是心腹大患。

而這一批潰敗下來的黃巾軍士卒,正是呂逸的目標。

誠然,這些人曾經是苦苦掙命的百姓,但時移世易,現在已經不是這麼單純的問題了。

燒過城,殺過人,他們還能接受忍氣吞聲,任人宰割的苦難日子嗎?

燒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