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賢王帶領三十萬大軍開赴京城,葉錦秀的人很快得知訊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正在激烈的討論應對方案,三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憑藉目前京城的守備力量,還真的是有點過於懸殊。
“完蛋了,完蛋了,這下真完了。”
有文官內心當中懊惱不已。
當初為什麼就不和這些藩王打好關係。
結果到了現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屬於是把自己逼到死路了。
首輔大人誠不欺我!!還是得和藩王搞好關係。
“這下大乾女帝該如何應對。”
“這是危機,同樣也是機會。”
“我不相信大乾女帝會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時候要跳出來說一些投敵的話,呵呵,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不少文官也知曉大乾女帝不是什麼簡單的貨色。
想必,大乾女帝在這方面早就有了相應的準備。
就在這時,錦衣衛從朝堂之外趕來。
一封密信被遞交到了葉錦秀的手中。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想到上一次這樣的情況是當朝首輔被緝拿。
一時間,文武百官人人自危。
尤其是那些本就心懷不軌的。
這封信上的內容都是商泉一代眾多氏族以及當地官員送過來表忠心的,左賢王失去了人心,大後方早就已經提前反叛了他。
“既然他們願意忠心支援朝廷,給他們一個機會何妨。”
葉錦秀沒有避諱,把這則訊息告知了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在閱覽了信件上的內容之後,一個個臉色極為的精彩。
好傢伙,這麼一手釜底抽薪,當真是絕呀。
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大乾女帝竟派人打入了左賢王的大後方。
本來還心懷忐忑的文官武將,這時候徹底的安心了。
同時,這些文武百官也得知了左賢王在當地做了一些無智之舉。
這些政策都是出自楚放之手,葉錦秀對楚放出的計策讚歎不已。
“不知道諸位愛卿覺得,該如何更好地利用這點。”
聽到葉錦秀這麼問,不少文官武將站出來集思廣益。
有人提議,讓各大家族出兵組成軍隊討伐左賢王。
也有人提議,聯合地方不給左賢王軍隊徵集糧草。
不得不說,這些老狐狸在出餿主意這方面一個比一個來的陰險。
“大乾女帝,英明神武,左賢王人心已失,此戰,我們必勝!我願帶三千人馬,擔任先鋒!!誓死為女帝陛下阻擋來犯之敵。”
有武將站出來表忠心。
其他的武將一看這情況一個個都是暗歎:居然讓這小子領先了。
“只要聯合地方不給予糧草,再加上各大家族出兵組成軍隊討伐,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軍必定軍心渙散,或許我們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無需和他們動刀動槍,只需要儘可能的拖延。”
“我們只守不攻,以逸待勞。”
百官討論的激烈。
葉錦秀對此十分的滿意。
看向了身邊始終不發一言的楚放,問道。
“你覺得諸位愛卿的觀點如何,是否可行。”
楚放點頭表示同意百官的觀點,並無不妥。
“各位大人的提議都很不錯,此戰我們必勝。”
聽到這位並肩王沒有否認自己等人的決策,百官的心情很不錯。
緊接著,他們就聽到了楚放提出了一些補充觀點。
比如說藉機收攏人心。
分化左賢王和其他將領的心。
要知道還有不少左賢王麾下將領的女兒還被關押在大牢當中呢。
“在這時候,只要女帝陛下親自寫信給巾幗社的社長。”
“在表足了誠意之後,想必要策反那些造反將軍的子女並不難。”
此話一出,百官直呼可行。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陽謀。
就算左賢王得知了訊息,也不會影響到計劃的實施。
朝堂之中或許還有左賢王的人,但就算傳出訊息也沒什麼影響。
或者說訊息傳出去之後效果會更好。
左賢王得知這個訊息後,必然會對手下的將領生出猜忌之心。如此一來,反倒還有可能加劇左賢王和將領之間的矛盾及隔閡。
事情的細節經過一番商討,更加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