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乾國內的剿滅叛軍行動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
北蠻各國得知大乾內亂,紛紛密謀趁火劫,準備趁機趁虛而入。可這些北蠻各國並不知道,大乾國內的叛亂早已不足為慮。
北蠻各國還想著,現在正是動手的好時機。
“如今的大乾戰火不斷,這正是我們崛起的機會。”
“內憂外患,大乾亡國之日就在今日,只要我們出兵必能取到不菲的戰果,我,願帶一萬人馬為先鋒,替大王開疆擴土,揚我北蠻之威!”一處朝堂上,一名武將主動請纓願為先鋒。
像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北蠻各國都想著要如何在大乾身上挖一塊肉下來。
在他們眼裡看來,如今的大乾就是待宰的羔羊,等著他們去取。
為了這塊蛋糕不落入別人的手中。
北蠻各國在第一時間調遣兵馬,來到大乾邊境。
他們都尋思著要在第一時間掠奪到大乾的國土。
北蠻各國調兵遣將的訊息很快傳入到了大乾國內,主要還是北蠻各國沒有什麼隱瞞的意思,就那麼堂而皇之,囂張的不行。
彷彿大乾已經是他們鍋中的肉食,跑不掉了一樣。
葉錦秀得知北蠻和寧國等多個國家派遣兵馬來到了大乾邊關,頓時大怒!這是什麼意思,把他們大乾當做了口中的吃食嗎?
當即,女帝陛下下令各義軍半個月內平定內亂,隨後打擊北蠻。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懷有覬覦之心的他國全部打退,以此揚大乾之威!只不過女帝的這番命令沒有得到百官的認同。
“還請陛下三思,絕對不可如此唐突。”
“一下子和這麼多國家開戰,我們大乾擋不住的。”
“如今我們大乾內憂還沒有除掉,絕對不可如此。”
有文官站得出來。
一想到要和這麼多的國家開戰,他就感到頭皮發麻。
第一個人站出來了,很快就有第二個人站出來說道。
“陛下,還請三思!”
“不可如此莽撞,或許我們可以求援。”
相比起文官這邊的忐忑,武將的這一邊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存在。他們更希望打起來!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至於說打仗會死人。
這種事他們早就考慮過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這都很正常。
自古以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要是連這點覺悟都沒有,他們也當不了將軍。
“你們的擔憂也確實存在,不過,目前可不是講道理的時候,他們認為我大乾軟弱可期,那就打……打出一個朗朗大乾,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你們的求和之策,根本是無稽之談。”
激進派的文官如此說道。
保守派的文官當即反駁。
“怎麼可以這樣說,他們無非是想要一點好處,我們給便是了。”
按照保守派文官的說法。
目前的大乾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暫時先避之鋒芒,等到之後修養足夠,再把失去的一切拿回來。
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爭的是面紅耳赤。
不過他們都知道,起到決定性的還是楚放,就看楚放怎麼說了。
相比起他們的諫言,女帝陛下更願意聽從楚放的意見。
幾乎同一時間,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落到了楚放的身上。
“其實,這也挺好解決。”
楚放說道。
一開口,便讓文武百官露出了詫異之色。
好傢伙,吹牛不帶這麼吹的,這話是不是說的有些太過狂妄了。
楚放繼續說道,沒有理會文武百官的詫異不解。
“北蠻等各國趕在這時候對我大乾虎視眈眈,究其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大乾內亂,他們認為機會來了,雖說想的不錯,但大乾內部的矛盾並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徹底,都在可控範圍。”
“但,如此情況之下,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我有一計,如今國難當頭,當一致對外,諸位大人覺得如何?”
文武百官一時間議論紛紛。
你看看我,我看看,都在討論楚放這番話的可行性。
楚放話裡的深意到底是什麼,對此,他們很好奇,卻也猜不到。
楚放也沒有賣關子,頓了頓再次說道。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