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不錯。”菲莉絲點點頭,從旁走過,語氣中帶著一絲讚許,“不過,我建議在測試前,先用我的裝置模擬不同條件下的材料表現,確保實驗方向的準確性。”
伊莎微微頷首,快速記錄下菲莉絲的建議。
在另一側的工作臺,蘇莉正聚精會神地在電腦螢幕上敲擊著程式碼。螢幕上滿是複雜的演算法公式和動態模擬曲線。
,!
“光波的調控演算法需要完全重新設計。”蘇莉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現有的頻率調節方式效率太低,難以匹配動態隱身的要求。”
她轉頭看向末影,帶著一絲躍躍欲試的興奮說道:“末影,我有個瘋狂的想法。如果我們不直接調整光波頻率,而是透過演算法模擬出一種‘假光波’,讓它看起來像是光線已經被彎曲。這樣可以在現有材料的效能下實現更高效的隱身效果。”
“假光波?”末影微微一愣,“這是個大膽的思路,但需要足夠的計算能力來支援。”
“計算能力交給我。”葉紫涵的聲音從另一側傳來,她抱著筆記本走了過來,笑著說道,“我可以調整模擬環境,用極端條件來測試蘇莉的演算法可行性。”
葉紫涵的工作區域擺滿了各種資料模型和模擬裝置,她的指尖飛快地敲擊著鍵盤,不斷調整著模擬引數。
“我設定了幾個極端場景,比如複雜的光線入射角度和多層反射條件。”葉紫涵一邊操作,一邊向團隊解釋,“這些場景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演算法和材料之間的匹配問題。”
她的螢幕上模擬出了一束光線穿過材料的路徑,並顯示出光波的動態變化。她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自信:“如果演算法和材料能夠透過這些測試,那就證明我們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紫涵,你的模擬模型真是厲害。”蘇莉忍不住感嘆,“有了這些資料,我的演算法可以更快找到最佳化方向。”
菲莉絲站在實驗裝置旁,仔細除錯著新引入的高精度鐳射切割機。她的動作乾脆利落,每一步都顯得極為熟練。
“材料加工的精度直接決定了實驗的成敗。”她對著身旁的伊莎說道,“我已經調整好了鐳射切割的引數,能夠在分子級別上實現更高精度的加工。”
伊莎看著裝置的執行,微微點頭:“有了這些改進,我的材料設計可以進行更大膽的嘗試了。”
菲莉絲笑了笑,目光中透著自信:“大膽一些吧,科學從來就是一場冒險。”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人之間的分工與協作越來越默契。伊莎提供的材料設計與菲莉絲的裝置改進完美結合,蘇莉的演算法在葉紫涵的模擬測試中逐漸最佳化,而末影則充當了整個團隊的核心,統籌協調每一個環節。
“材料的動態響應速度提升了15。”伊莎彙報資料時,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演算法的效率提高了30。”蘇莉緊接著補充道,“光波調控的精準度達到了預期。”
“模擬測試透過率已經達到80。”葉紫涵的聲音中透著一絲驕傲。
“非常好。”末影點了點頭,目光中閃爍著久違的光芒,“接下來,我們進行最後的整合實驗。”
在一次關鍵實驗中,資料曲線穩定地延長到了60秒,這是他們此前從未達到的時間。
“隱身效果維持60秒,光波調控精度提高了17!”葉紫涵興奮地叫道,目光中透著不可思議。
“雖然還不夠完美,但這是一次巨大的進步。”伊莎抬頭看向末影,語氣中多了幾分難得的輕鬆。
“接下來,我們只需要將這套方案最佳化到極致,就可以邁出最後一步了。”菲莉絲微微一笑,語氣中透著一股堅定。
蘇莉站在一旁,雙手插在腰間,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笑意:“果然,強大的團隊才是解決一切難題的關鍵。”
:()從零開始的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