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帶著詔書到前線,灌嬰立刻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要讓他們裡應外合,那可麻煩了!
灌嬰很快集結好了十萬大軍,柴武率領著他們,即刻前往了濟北國。
在劉興居準備好軍隊準備偷襲長安時,柴武已經率領十萬大軍來到了濟北國。
棘浦侯柴武,漢初十八功侯之一,為劉邦奪取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初的韓王信,便是死在了柴武手裡。
柴武的軍事實力和帶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劉興居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柴武的對手,於是龜縮在城中不肯出戰。
劉興居分別寫信給自己的兩個侄子,希望他們能夠出兵幫助自己。
兩個侄子都很猶豫,他們並不想造反,能守住這一畝三分地享福,就已經很不錯了,誰願意提著腦袋去造反呢?
但如今三叔劉興居的信已經來到,他倆即便是不參與,大概也會被扣上同黨的帽子,等三叔造反失敗後,他倆肯定也會被劉恆用以立而威除掉。
他們是知道這個四爺爺的手段的,畢竟他們的父親劉襄、劉章就栽在了這個四爺爺手中。
一時間,兩個人都猶豫不決……
……
“你說你又不讓我上前線,你讓我來當你的親兵,但是我看他們打仗排兵佈陣,心裡癢癢得很。”
一名親兵打扮的人跟在蘇雲身邊,此刻正在滿嘴牢騷。
“噓~~”蘇雲將食指放在嘴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你少說話,雖然會給你化妝,但是我手段沒師傅高明,你的聲音我改變不了,軍中還是有不少你認識的人的,要讓別人聽出你的聲音來,那可麻煩了!”
韓信乖乖閉上了嘴,在一旁啃起了大餅。
這名親兵正是韓信,蘇雲給他化了妝,留在身邊做了一名親兵。
天天在家都快閒出蝨子來了,好不容易有一次打仗的機會,韓信自然不會放過,求著蘇雲一定要把他拉過來。
蘇雲衝著韓信招了招手,“你別吃了,你過來,我問問你一點打仗上的事情。”
一聽有打仗的事情,韓信兩眼冒光。
他這輩子最想的兩件事,一是打仗,二是拜相封侯。
他是相也做過了,侯爵也封了,諸侯王也做過了,王侯將相他都體驗過了,已經沒什麼遺憾的了,現在就想打打仗練練手。
蘇雲將濟北王造反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韓信,包括由柴武率十萬大軍前往平叛的訊息也說了出來。
一說起打仗,韓信很快收起了剛才的嘻嘻哈哈,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
韓信伸出手,竟指揮起了蘇雲。
“取地圖來。”
蘇雲將地圖給他遞了上來,韓信在上面瘋狂的比劃著,嘴裡還一直不停地自言自語;
如果不瞭解他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
“柴武,這個人跟過我,我心裡清楚,他的統帥能力在漢軍營中也是能數得上的,要只是劉興居一人造反,平定叛亂應該沒問題的。”
韓信做過齊王,因此對齊地非常瞭解,他分別提出了三條應對劉興居的計策,分別對應劉興居三種應對策略,主動出擊、龜縮城中和退守齊地。
蘇雲真是忍不住對他拍手稱讚,聽韓信部署兵勢和安排戰略,真是如飲美酒啊!
看著韓信依舊滿臉愁容,蘇雲詢問道:“有什麼問題嗎?不是三條計策都提出來了嗎?怎麼還愁眉苦臉的?”
韓信盯了一眼蘇雲,“唉,就是因為做過齊王,我才對現在的形勢感到愁啊!
齊地有七十二城,是個超級大國,如果劉興居退守齊地,策反他兩個侄子,他兩個侄子要是害怕事後被牽連而出兵,到那時可就麻煩了。”
聽韓信這麼一說,事情確實挺嚴重的,有韓信在,蘇雲也不想思考了,急忙問道:“你都說出來問題了,我想你應該有辦法解決吧?”
韓信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將目光又放到了蘇雲身上,“這事也不難,關鍵在你,皇帝信任你,只要你給他說,他必然會採用你的計策。
劉則、劉喜兩兄弟本意上肯定是不想反的,就是怕劉興居造反而受到牽連,所以他們現在對於出兵與否定然是猶豫不決。
你現在即刻前往太原,告訴劉恆,讓劉恆返回長安,立刻擬一道詔書,凡是朝廷大軍到時停止反叛活動投降的,朝廷一律既往不咎;凡是不跟著劉興居造反的,一律赦免罪名。